陆江:海外酒庄收购属于资本出入
时间:2012-12-24 11:17:25 阅读:3829
西北农业大学教授李华曾公开表示:中国葡萄的种植成本全球最贵,就是指土地成本和各种税负成本过高。厦门的优传供应链公司董事长宁晓辉也表示 “在国内建立酒庄的步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建设周期长,投资额高。”这些都让国内的投资者更多地盯上了海外的酒庄市场。 早在1997年,香港金融大亨郭炎就购买了法国的欧碧尚庄园(Chateau Haut-Brisson)。2012年8月23日,中国澳门商人用800万欧元收购了一家勃艮第酒庄。近期,中国上海企业家收购了波尔多两河之间的Bel Air酒庄。 从发展的势头来看,似乎中国人对于海外酒庄收购的步伐没有停止,还在继续当中。 海外酒庄收购:资本驱动+移民+产业链补充 陆江 万欧兰葡萄酒俱乐部&万欧兰葡萄酒教育首席专家陆江认为中国人海外酒庄收购是一种资本出入,很正常。但他表示其中有部分是冲动性购买,一些则出于移民目的。“澳洲、美国、加拿大是主要移民国,海外酒庄购买一部分是出于移民目的。“ 陆江提到,“在波尔多地区,葡萄酒制度其实等级森严,酒庄酒的价格需要快速提升,品质需要过硬,并且连续多年获得帕克高分,受到市场认可。这不是短期可以实现,一般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逐渐往上升级。酒庄酒本身需要有足够的市场实力,而宣传文化只是一方面。比如米歇尔侯隆的车库酒庄出产的酒,归根结底,还是着重品质的提高。另外,在品质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文化等因素也有可能将产品加快运作上去。像奢侈品集团收购的酒庄,通过运作,让产品价格逐年上升,但这种上升也不是短期能完成的。” 当笔记问及中国企业在海外酒庄是否意在从上游控制产业链,陆江详细分析到,“其实葡萄酒领域不是这样,虽然可以控制酒庄,但如果是控制产业链上游的话,必须是资源性比较强,实力比较高的酒庄才谈得上。”陆江告知,像波尔多地区,8000家酒庄中,绝大部分实际上是默默无闻的,现阶段中国大陆购买者,买的大多数是这些默默无闻的酒庄,中国人海外酒庄收购还谈不上控制到产业链上游。“像中粮这些大的集团购买海外酒庄,是对产品线以及产业链的完善和补充。” 在陆江看来,国外的酒庄收购,一是资本驱动,二是移民目的,三是产业链补充。 他透露,“中国葡萄酒市场现阶段的容量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市场会逐渐趋于成熟,增长速度放缓。不像前两年,增长速度比较爆发,形成了很多资本的误判,现阶段中国葡萄酒市场大幅度增长很难再出现。”另外“现在中国有很多酒其实是压在库存里或者流通环节里,而不是消化掉,这是个问题。” 提到国产酒的市场动作,陆江表示,“现在中国葡萄酒市场还不是以品质为导向,绝大部分消费者还不太能分出酒的好坏来,更多还处在品牌导向阶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国产酒在逐渐提升品质,包括葡萄园,管理等各方面也在加大力度。” 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转换 关于国产酒的品质,陆江分析到,“具体要看小酒庄还是大酒厂,大酒厂生产的葡萄酒在未来还是会面临严峻的问题,很难和国外的酒对比性价比。不过所幸现阶段还有缓冲时间,北上广一线城市虽然有一定比例的消费群体以品质为导向,但全国市场绝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从品牌方面考量,尤其是二三线城市。” “国产酒确实存在一定的危机,但还没那么大,中国葡萄酒市场还正在转换,而转换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下功夫,把产品等各方面品质提升上去。如怡园、贺兰山、银色高地等都在慢慢崛起,代表了中国的精品酒庄。市场发展之后,国产酒和进口酒并存,国产酒里既有精品,也有属于大众市场的。其实国产酒做起来也不会那么困难,市场基础现在还在,关键在于能不能尽快用心去做长远规划的工作。当然行动上速度如果能够快些的话,机会也会多些。” 虽然现在市场减少的幅度比较大,但另外一点,整个中国葡萄酒市场也在扩大,机会还是会有,陆江提示。“国产酒有扎实的品牌基础,如果大力做,会有很多机会。果农这块还需要去做更大的推动,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葡萄果农对于葡萄品质等各方面的意识不太强,需要推动。“ 陆江告知,“中国比较特殊,种植属于农业,酿酒属于工业,这两者是分离的,但在法国是一体的,这也是一个问题。中国葡萄酒的市场会往前推进,业内国产酒活动也是很密集的,包括各种会议,大家都在试图往前推动,所以我倒并没有觉得国产酒有那么大的危机,他们是真正了解市场的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