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市场现状,看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

时间:2012-12-24 11:17:33  阅读:1020

  近日,Vinexpo报告称,2012年,美国葡萄酒消费量将达到38亿瓶。而据统计,2011年,美国葡萄酒消费量已经达到3.113亿箱,相当于37亿瓶,超过意大利和法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市场。一份由全球权威机构——饮料信息集团(Beverage Information Group)发布的报告则显未来5年美国葡萄酒消费将保持6%的年平均增长幅度。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几年也呈飞速发展的势头,2011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一跃成为全球第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市场的现在,将有可能是中国市场的明天。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法国“一家独大”的时代结束   在美国,一些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进口葡萄酒的价值,有许多葡萄酒饮用者寻求购买20美元以下的超值葡萄酒。他们的目光早就不局限于法国的葡萄酒,而是开始不断探寻阿根廷、智利、葡萄牙以及西班牙出产的葡萄酒。畅销书《吃什么菜,配什么酒》(What to Drink with What You Eat)的作者卡伦·佩吉(Karen Page)和安德鲁·当纳伯格(Andrew Dornenburg)对此表示:“当经济开始回暖的时候,葡萄酒消费者会更注重酒的味道和价值。而(上述)这些国家出产的葡萄酒,它们在拥有美味的同时,也拥有其内在的价值。”佩吉和当纳伯格同时对雷司令酿制的葡萄酒充满了信心,认为雷司令葡萄酒将会和俄勒冈黑比诺、阿根廷托伦特以及西班牙阿尔巴林诺一样,广受消费者喜爱。   购买非主流品种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例如,红葡萄酒添帕尼优(Tempranillo)、红葡萄酒小西拉/佩蒂西拉(Petite Sirah)、白葡萄酒绿维特利纳(Gruner Veltliner)和白葡萄酒阿尔巴利诺(Albarino)。虽然霞多丽和解百纳在市场上依旧强势,但是千年一代、X一代(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一代人)和一些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婴儿潮”一代(二战后出生,五六十年代长大的一代)的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品种的葡萄酒。   在中国,随着葡萄酒市场的日趋成熟,各国葡萄酒机构和酒商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开发,法国葡萄酒独霸进口葡萄酒天下的时代也将结束。各国具有最佳风土表现的特色品种葡萄酒将各领风骚。从九月初,巴西葡萄酒也开始借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商机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推广就可见一斑。   网络销售和品酒室销售兴起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葡萄酒爱好者体会到了网购葡萄酒的乐趣。在销售葡萄酒的网站上,尽管酒的数量有限,但葡萄酒爱好者总能找到物美价廉的葡萄酒。利用网络销售葡萄酒是由于经济萧条所导致的市场营销方式的转变。小型酒厂也认为,由于消费者开销减低,传统的分销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网络销售葡萄酒这一形式的出现在所难免。   来自纳帕谷葡萄酒咨询公司VinTank保罗·马伯瑞(Paul Mabray)期望,网络销售销售葡萄酒这一形式能够延续,同时他也希望一些酒庄能够利用网络销售这一方式,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向自己的消费者售卖葡萄酒。   对于销售正常价格的葡萄酒,向网络消费者直接行销这种方式在行业内变得越来越普遍。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分销渠道变得狭窄还带来新销售渠道的兴起——品酒室销售。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酒商走出办公室,去接触更多的消费者,与同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该人士表示,酒商与消费者直接接触,不仅销量增加,也使得产品不断改进。同时,社交媒体在直行销售中的运用,使得品牌信息能够直接到达消费者出,省去了中间一连串不必要的环节。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当地酒厂,以体验只有在加利福尼亚州才能喝到的独特葡萄酒。在美国,包括在阿拉斯加的葡萄酒,每个州都有酒厂。消费者不需乘机长途跋涉,就可在每个州当地的酒厂进行葡萄酒旅行、品尝和体验。   这种体验式的营销对于中国葡萄酒市场来说,也正在兴起。国产葡萄酒在各个葡萄酒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开设酒庄旅游。而进口葡萄酒企业和推广机构也纷纷在北上广深设立办事机构,开展各种酒会,这些都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餐厅与酒庄紧密合作   在美国,葡萄酒越来越成为用餐中正式的一部分。一般而言,人们都知道适量饮用红葡萄酒有益于心脏健康,在用餐时饮用较为合适。当愈来愈多的人们体验并懂得食物和葡萄酒如何搭配时,将推动饮用趋势继续向前发展。去过欧洲旅行的消费者能得到一手的资料,领略葡萄酒成功地成为食谱的一部分。   2011年餐厅与酒庄合作推出自己餐厅品牌葡萄酒的趋势仍在延续。这一趋势在经济萧条期时得到了发展,使得优质葡萄酒的价格更亲民、更实惠。习惯于搜寻物超所值的葡萄酒的爱好者们,在2011年,他们还会继续探寻葡萄酒中潜在的价值。   就笔者了解,国内精品小酒庄怡园就有一款酒被上海半岛酒店买断,只在该酒店进行销售。这种形式,一方面增加了怡园在高端目标消费人群中的知名度和接受度,另一方面,也为酒店提供了特色的酒款进行差异化营销,而且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在价格上也更具有竞争优势,可谓是双赢。   名人效应带动葡萄酒行业发展   每年,葡萄酒业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名人的加入。2011年,包括维吉尼亚州酒厂在内的收购,又有许多知名人士购买酒厂。Donald Trump买下了破产的Kluge酒厂,AOL的合伙创办人Steve Case则购买了Sweely Estate Winery。女演员Stanley Tucci推出一档叫做“葡萄酒访谈(Vine Talk)”的电视节目。节目上,名人围坐在桌边,品评葡萄酒。到2012年,名人潮涌葡萄酒业势头还有继续的趋势。   在中国市场,和葡萄酒行业相关的名人也是举不胜数,从开葡萄酒吧的黄晓明,到在美国收购酒庄的体育明星姚明,和在法国收购酒庄的影视明星赵薇,都通过名人效应,将葡萄酒的消费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预计在未来,这样一种风潮还将持续升温!   新技术广泛运用于葡萄酒行业   消费者可以通过App、博客、葡萄酒网站了解葡萄酒知识。这些论坛和社交媒体跟在葡萄酒杂志和葡萄酒评家的视角大不相同,是传统媒体之外的绝佳之选。如果你有一位在上海的朋友喜欢某款黑比诺(Pinot Noir),这些新兴的媒体形式就比以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品酒笔记和评分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酒庄、酒商和酒评人通过微博、博客等形式来传播葡萄酒文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包括拉菲这样的顶级酒庄也在中国开设了中文微博,打假和传播葡萄酒知识两不误。在一些高端的酒店甚至推出了IPAD酒单,提供更加详细和丰富的葡萄酒信息,替代了传统侍酒师的部分功能。   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自媒体和新技术对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去。如何把握住这一趋势,是商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非传统包装葡萄酒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在美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非传统包装的葡萄酒,譬如盒中袋葡萄酒。高档盒装酒品牌包括Bota Box, Blanc Box和 Big House就给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盒装葡萄酒。在2011年阿斯彭食品和葡萄酒节(spen Food & Wine Festival)上,美国塑料委员会 (American Plastics Council)就重点提到了利乐包装葡萄酒、试管装葡萄酒、塑料瓶装葡萄酒和袋装葡萄酒。这些就是葡萄酒包装的新趋势。   在中国市场,市场上已经有盒装的葡萄酒在进行销售,因为其方便性和价格优势,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不过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接受度还比较传统更偏重于瓶装葡萄酒,甚至对于一些中高端酒不用木塞而是用螺旋塞都觉得难以接受。但是,随着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对于葡萄酒消费多样性的追求,非传统包装的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一定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