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桥:把川西产区推向世界
时间:2012-12-24 11:18:00 阅读:920
一个充满激情的藏族青年,十年前一头扎进了群山峻岭经济落后但生态优美的阿坝小金山谷,十年默默耕耘,投身于葡萄酒产区建设,终于使该产区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并以其高山葡萄酒、生态葡萄酒和藏文化葡萄酒三大核心优势跻身于优质产区行列。 在今年4月由国外专家级评委选择8-10款中国葡萄酒进入到勃艮第葡萄酒学院2012至2013年度的专业品酒课程的评选中,神沟九寨红也积极地参与其中。近日,笔者在神沟九寨红位于成都的营销中心独家专访了神沟九寨红天然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正桥,他表示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
川西产区的悠久历史 逸香网:出产神沟九寨红的小金庄园位于青藏高原小金县,而这个产区并不属于我们耳熟能详的适合大规模生产酿酒葡萄的山东烟台、河北昌黎等产区。小金县之前有酿酒葡萄的生产历史吗?这里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否真的适合生产葡萄酒? 张正桥:小金县酿酒葡萄的生长历史是很悠久的。1847年欧洲传教士就来到了康藏地区,在这里购买土地,兴办学校、医院,带来了先进的科技与农业生产技术,作为进入西藏的跳板,天主教的传播顺着横断山脉狭长的河谷逐渐蔓延。作为教堂传教资本之一的葡萄酒被引入到这片神秘的世外仙境,他们雇佣当地居民,种植葡萄,生产出了极少量但极其珍贵的葡萄酒,只有少数藏族土司才能够享用。1919年法国传教士佘廉霭组织建造了小金教堂(当时叫懋功),作为传教大本营,葡萄酒成为当地种植出来唯一奢侈品。但是因为佘廉霭并不是专业的酿造,随着天主教在藏区的没落,葡萄酒在这条山谷中逐渐销声匿迹,只留下一个教堂,诉说着当年的历史。 1985年,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李华来到了小金,当时他就迷上了这块土地,“这是一块神奇、神秘、圣洁的土地,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可以酿造出世界最美的葡萄酒”,这是他在考察了除西藏外100多个藏族居住地后得出的科学结论,随后他发表了论文《优质葡萄及葡萄酒生态区--四川小金》,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出身于法国酿酒世家的法布里看到论文,急切赶到小金,当时就决定投资建设葡萄基地。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制约,法布里遗憾离去。因此,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都可以看出,小金县的地理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生产葡萄酒。 逸香网:您当时是怎么想到要进入葡萄酒这个行业呢? 张正桥:我在做葡萄酒以前一直在从事医药行业,1996年,我在东北做药生意就接触到了通化产区做葡萄酒的人,虽然当时亲眼看到一些造假的现象让我很疑惑——这不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但是,有一个理念却被我深深地记在脑海里,那就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这种以健康为诉求的饮品,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1996年到2000年期间,我就一直有意识地在考察这个行业。再加上我本身就是藏族人,首先当然要在自己的家乡寻找是否有适合的机会,通过大量地查阅资料,特别是看到李华博士的论文,我才惊觉,原来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就是能够生长酿酒葡萄的宝地。于是,在2000年,我毅然决定终止之前的产业,将其变卖之后,投入全部身家,开始了在小金种植葡萄的全新生涯。 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 逸香网:神沟九寨红位于高原产区,与其它产区相比有什么核心优势? 张正桥:小金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阿坝藏族自治州南端,四川盆地高山峡谷的山岳地带。 葡萄种植区位于峡谷两侧的高山坡地。峡谷绵延100多公里,蜿蜒曲折,两面高山峻岭,海拔最高处4800米,低处1000多米,沿山地形地貌复杂,雪山耸列,沟谷交错,江河纵横,俊秀幽深。小金庄园的葡萄园就错落地分布在海拔2000-3000米之间的地方。 这里与平原、高原不同,能生长葡萄的地块零星,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呈梯田次第分布。低海拔处的葡萄园沿东西流向的金川河畔,拾级而上,是葡萄成熟最早的地块;处于海拔2300米山腰的小金酒庄高处的300米以上,分布着梯田式的葡萄园,位于最高处2700米的葡萄园收割已经是11月中旬,成为世界上最后一块采收的葡萄园。 被列为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夹金山、四姑娘山,四季葱绿,不但挡住了西北来的寒流,使得峡谷地带冬季温润,到了夏季凉爽干燥,昼夜温差大。在生长期温度、降雨、湿度、极端气候以及土壤等各项指标上,甚至优于法国波尔多。 丰富多元的品牌文化基础 逸香网:独特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是小金高山产区的核心优势,也是它与别于其他产地形成自己风格的基础要素。但是在品牌传播上,神沟九寨红葡萄酒是如何考虑自己的品牌文化的? 张正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品牌也是如此。我们的葡萄酒源于高山产区,不但要充分表现出高山产区的地理、气候、生态风格,还要体现出这块土地的文化风格。 小金有着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嘉绒藏族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在与大自然抗争和人类社会的交往中,形成了早期的本教和藏传佛教文化,宗教文化、石碉文化、服饰等独特文化。后来在与汉、回等民族文化的交融合流中,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又自成体系。于是在小金这块土地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嘉绒藏族文化、汉民族文化、回族文化三大文化体系。多元文化相交融,风情浓郁。 藏民族是一个善良、勇敢、崇尚自然的民族,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也是我们葡萄酒品牌的灵魂。神沟九寨红葡萄酒的品牌理想就是将高山葡萄酒、生态葡萄酒和藏文化葡萄酒有机地融合和表达,形成我们产区独特的葡萄酒风格。 现在有很多国产葡萄酒在工艺上照搬国外的东西,在品牌上复制甚至抄袭国外文化,从根本上背离了葡萄酒的自然性、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不稳定性和个性。我们要知道世界只有一个波尔多,也只有一个小金。复制或者模仿只能成为赝品而失去自我。 葡萄酒产业仍需政府大力扶持 逸香网:目前神沟九寨红的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您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张正桥:截止2011年底,公司共建成有机原料基地11000多亩,年产葡萄酒2000多吨。2011年仅在川渝地区采用直销方式即获得5000多万元产值,同时完成了公司股份制改造。我们的产品多次获得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银奖,同时成为四川省政府指定接待用酒、四川驰名商标,被誉为继川白酒六朵金花之后的一朵红花。我的规划是让企业在5年内上市。 逸香网:目前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来势凶猛,您认为国产葡萄酒要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持甚至扩大其市场份额,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张正桥:我认为,国产葡萄酒的问题已经不是企业自己能够解决的了。今年我在省人大会议上就曾经建议,把葡萄酒企业划分为农业。在国外,葡萄酒是按农产品来划分的,给予补贴,而在中国,葡萄酒被当成工业产品来征收重税。压在企业身上的税收实在是太重了,阻碍了葡萄酒企业的发展步伐。如果这个政策不改变的话,我们没法与国外企业来竞争。 逸香网:之前有企业建议,让国家对国外葡萄酒的进口进行种种限制。您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 张正桥:无稽之谈。中国既然加入了WTO,所有的进出口方面的政策就必须按照国际上的规定来进行,不管你自己是否愿意。如果害怕这种竞争而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那永远都没有可能做大做强。我们的葡萄酒敢于送到国际上去参加评选,就是因为我们对我们葡萄酒的质量有信心,我们不怕竞争! 更多关于中国葡萄酒发展的资讯请关注逸香网“发现中国葡萄酒”专题(http://www.winesino.com/index.php/chinawine)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