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食品警告网站,葡萄酒安全列26位

时间:2012-12-24 11:17:58  阅读:854

近日,一个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www.zccw.info引发关注,网站内收录了全国有明确来源、有受害者的2千多条有害食品记录,可以按省份、食品种类来查询,被网友称为“有毒食品警告网站”。 网站制作人之一吴恒称,由于点击量太多网站被挤爆,技术人士在抢修。目前,该网站已经能够访问。笔者通过浏览网站发现,葡萄酒的相关新闻报道有12篇,在众多食品品类中排列第26位。其中,提醒一栏表示“如果您长期食用或使用葡萄酒,而您又身处以下地区,建议您多留意:广东、北京、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多地区、福建” 食品安全一直是近年来民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食品安全危机的解决方法,网站里也做了相关的讨论。其中,有一种正在进行时的解决方案,业界称为Alternative Agri-food networks(AFNs),这套模式由外国传入,翻译为“替代性农业流通模式”,又译为“替代食物系统”、“替代食物网络”、“替代农业-食物网络”,意思是“直销本地化有机食品的模式”: “以有机食品为例,本地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存在互动的、直销形式的,非主流的渠道成为了有机食品的主要流通渠道;国外学者将这些非主流的渠道形式,包括社区支持农业(CSA)、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提携系统(Teikei)、箱式计划(box scheme)统称为替代食物网络(Alternative Food Networks,AFNS)或者替代农业-食物网络(Alternative Agri-Food Networks)。” 模式通俗来说应该是“一小撮城市居民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与一小撮城市周边的农民达成协议,由后者提供绿色无污染的食品,前者则保证以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进行购买”。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让普通人也能吃上‘特供’,多花点钱即可”。如果提供的食品确实能保证安全,那多花点钱完全值得,因为这些钱如果今天不用来买健康食品,明天就会用来买药。 而葡萄酒由于受到产区的限制,不见得每个区域都能够生产葡萄酒,因此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更多地是需要消费者学会去鉴别真假葡萄酒。在不具备鉴别能力的条件下,选择优质可靠的供应商就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相关链接:网站负责人表示,调查以符合如下条件的新闻为数据源:调查历时31天,参与者35人,共查阅相关报道近17268篇,约计1千万字。从中筛选出2107篇报道,制作了2849条记录,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以方便统计及查询。第一期工作遍历了《安全快报》收录的8634篇新闻,第二期工作在各大网站至少查阅了同等数目的新闻,故共计17268篇。每篇新闻按平均600字计算,则阅读量至少为10360800字。网站的主体文章《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试图搜集齐过去十年(2001-2011)内中文媒体关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所有报道,将其制作成数据库,并分析十年来的变化状况,总结规律,得出结论,以供有意者查阅、参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