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现代瑞士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作者:华夏收藏网讯 时间:2014-08-19 01:16:40 阅读:555
说起瑞士,很多人都会想到钟表、军刀、巧克力,而瑞士葡萄酒就不太为人所知了。在近期国内各种酒类展会上,以瑞士为代表的一些非主流葡萄酒出产国频频露面,瑞士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无名无分的情形开始被打破。与此同时,在一些国际葡萄酒大赛上,特别是世界黑比诺葡萄酒竞赛上,瑞士佳酿摘金夺银,频频取得骄人成绩。然而,瑞士葡萄酒在长久的发展中渐渐形成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局面,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瑞士葡萄酒都供给内销,而其海外市场则以德国为主,这也成为瑞士葡萄酒不广为人知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及瑞士高端葡萄酒价格低廉的原因所在。瑞士酒商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主打文化牌、传统牌的瑞士葡萄酒,期待着更大的舞台来证明自己的“贵族”地位。
传统+现代瑞士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瑞士种植葡萄和酿酒的历史可追溯至罗马时代,而葡萄酒专科学校和协会的建立也为瑞士葡萄酒在当代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进入瑞士葡萄酒产区,会发现当地很多葡萄品种的名称中有不少拉丁文字,可以想象其种植葡萄的历史较为久远。随着时间的流逝,葡萄酒已植根并融入到瑞士人的社会及生活中,其人均葡萄酒消费也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但长期以来,瑞士葡萄酒几乎淡出国际酒坛的视线。一方面,瑞士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被法国、德国、意大利3个产酒大国包围,在葡萄酒声名上也多被比邻而居的“三大天王”淹没。另一方面,瑞士葡萄酒一直极少出口。瑞士葡萄酒特别是好酒基本上没有出门的机会,在本国就被抢购消耗了。对于外乡人,想从世界名酒殿堂名录中寻觅瑞士酒的芳踪更是难上加难。此外,瑞士有很多本土独有的葡萄品种,在葡萄酒命名和称谓使用上也有独特的地方,再加上瑞士国内市场也曾被大量质量平平的日常消费型葡萄酒所主导,这些都让对瑞士不了解的外人无从晓得瑞士酒的原委,感受其高品质的水准。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赞美瑞士沃韦的白葡萄酒“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携带着阿尔卑斯山泉水和日内瓦湖阳光的味道。”瑞士葡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除了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其传统酿造手艺也值得称道。
以瑞士西南部的日内瓦区为例,其中的拉沃葡萄园曾被诗人描述为“被三个太阳宠爱”的人间仙境。拉沃地区的葡萄园沿日内瓦湖绵延约30公里,包括500多公顷的葡萄园和散落其间的14个小村庄,2007年与法国波尔多同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据了解,这片葡萄园历史源远流长,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村庄、磨坊、酒窖以及传统的梯田式葡萄种植和酿造手法。
除了继承传统酿造技术之外,瑞士人严谨认真的行事风格也对葡萄酒在当代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瑞士拥有葡萄酒专科学校——E.L.G,这也是世界上较著名的葡萄酒专科学校,其科研能力及各种科研出版物在全球都堪称一流,培养出的瑞士酿酒师有很多在世界名列前茅。此外,2002年成立的“瑞士葡萄酒之梦”协会为瑞士葡萄酒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收录了瑞士顶级的葡萄酒。该组织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目前已吸纳了50家顶级酒庄,如西蒙·梅父子酒庄的老藤西拉葡萄酒就是值得收藏的酒款。
丰富+精致 葡萄酒中的小众贵族
瑞士有这样一句谚语:“在瑞士,你能找到世界上最昂贵的葡萄酒,也能找到世界上最便宜的、伟大的葡萄酒。”
瑞士处于北半球适合葡萄种植的环带,被葡萄酒“大国”包围,国土面积虽小,葡萄园和酿造风味却十分多样化。几乎可以说,瑞士全境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葡萄园。瑞士的葡萄酒产区可分为6部分:瑞士德语区、日内瓦、沃州、纳沙泰尔、瓦莱和提契诺;瑞士德语区主要以出产白葡萄酒为主,但也出产一些品质优异的黑皮诺。日内瓦产区出产以佳玛蕾和黑加佳拉混酿的红葡萄酒闻名;沃州产区的拉沃风土最为出名;纳沙泰尔是玫瑰红葡萄酒“鹧鸪的眼睛”发祥地;瓦莱产区以小奥铭和西拉为主打;提契诺产区则出产不错的梅洛,其某些酒款甚至曾在盲品中打败世界著名的柏图斯。
一位德国撰稿人曾说:“瑞士葡萄酒之所以如此精彩,关键是品种的丰富和纯粹。除了很多知名的葡萄品种,还有数十种本地品种。”瑞士的酿酒葡萄多达90余种,黑皮诺和莎斯拉是瑞士的两大主要酿酒葡萄,分别占据其葡萄酒总产量的30%和27%。更难得的是,瑞士至今还有一些古老稀有的当地葡萄品种,比如在意大利几乎绝迹的奥斯塔科娜琳等。
拉沃葡萄园的酒庄主人Patrick Fonjallaz说,瑞士葡萄酒中的莎斯拉葡萄功不可没,它是人类最早种植的葡萄品种之一,它对土壤极其敏感,唯在瑞士,其潜能和特质被充分利用,其酿出精致的白葡萄酒,带有矿物和泥土的清香,微酸。据悉,瑞士40%至60%的白葡萄酒都是由莎斯拉酿制。
而在瓦莱产区,尤其是在安尼维尔山谷如格里门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还出产一种名叫冰川酒的葡萄酒,该酒采用传统的Transvasage方法酿造,即将每年的新酒加入到酒桶中,然后从酒桶中抽取同样数量的混合酒进行装瓶,这就令该酒的风味不断地传承下去,几乎感受不到年份差异。
美酒+旅游 海外市场尚待推广
瑞士的酒商们察觉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瑞士政府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瑞士,走进瑞士。
随着国力的发展,中国正在向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迈进。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今年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法国和意大利,成为全球最大的红葡萄酒消费国之一。中国(包括香港地区)2013年消费了1.55亿箱9公升箱红葡萄酒(约18.65亿瓶)。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自然引起了瑞士葡萄酒商的注意。
2013年,创立于1694年的瑞士著名葡萄酒品牌轩乐酒业在上海设立轩乐葡萄酒旗舰店,同时也开启了轩乐葡萄酒网上销售业务。轩乐酒业CEO 马丁·尼德律斯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盲品会上,他认识了一对热爱葡萄酒的中国夫妇,他们关于葡萄酒的预算并不低,每个月会给秘书大约5000元的预算购入葡萄酒。但为保险起见,秘书将每瓶酒的预算平摊到千元左右,选择那些安全可靠的酒。“他们喝过轩乐酒业的酒之后有些惊异,首先他们没有喝过瑞士产的葡萄酒,并且他们不相信几百元就能喝到品质还非常不错的葡萄酒。”马丁说。
马丁的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瑞士葡萄酒在中国的“小众”地位。对于习惯了法国、意大利等知名产地葡萄酒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瑞士葡萄酒的普及尚需时日。目前,瑞士对于中国市场主要是以推广瑞士葡萄酒文化为主。由于瑞士文化中严谨的处世态度,从种植采摘到酿造全部采用纯人工操作,使得瑞士葡萄酒独树一帜,葡萄酒的销售反而不是第一要务。业内人士表示,物以稀为贵,在国内进口商看来,正因为瑞士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并不多见,才赋予了瑞士酒独特的产品特性。现在,市场上的瑞士葡萄酒主要以几百元至上万元的中高端市场为主。
在这种现状之下,有一些国内的公司开始着手与瑞士当地酒庄合作,采用定制葡萄酒旅游的方式,为葡萄酒爱好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葡萄酒旅程。据了解,国内大多数现有的定制旅游公司,虽可以做到个性化安排,但和当地酒庄的关系还属于“临时抱佛脚”,尚无法满足葡萄酒圈人士特别专业的项目需求,比如让专业酿酒师全程跟进,或安排与当地酒商的交流活动等。瑞士酒庄和中国代理商对中国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市场开拓方法,其慢热型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传统+现代瑞士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瑞士种植葡萄和酿酒的历史可追溯至罗马时代,而葡萄酒专科学校和协会的建立也为瑞士葡萄酒在当代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进入瑞士葡萄酒产区,会发现当地很多葡萄品种的名称中有不少拉丁文字,可以想象其种植葡萄的历史较为久远。随着时间的流逝,葡萄酒已植根并融入到瑞士人的社会及生活中,其人均葡萄酒消费也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但长期以来,瑞士葡萄酒几乎淡出国际酒坛的视线。一方面,瑞士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被法国、德国、意大利3个产酒大国包围,在葡萄酒声名上也多被比邻而居的“三大天王”淹没。另一方面,瑞士葡萄酒一直极少出口。瑞士葡萄酒特别是好酒基本上没有出门的机会,在本国就被抢购消耗了。对于外乡人,想从世界名酒殿堂名录中寻觅瑞士酒的芳踪更是难上加难。此外,瑞士有很多本土独有的葡萄品种,在葡萄酒命名和称谓使用上也有独特的地方,再加上瑞士国内市场也曾被大量质量平平的日常消费型葡萄酒所主导,这些都让对瑞士不了解的外人无从晓得瑞士酒的原委,感受其高品质的水准。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赞美瑞士沃韦的白葡萄酒“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携带着阿尔卑斯山泉水和日内瓦湖阳光的味道。”瑞士葡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除了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其传统酿造手艺也值得称道。
以瑞士西南部的日内瓦区为例,其中的拉沃葡萄园曾被诗人描述为“被三个太阳宠爱”的人间仙境。拉沃地区的葡萄园沿日内瓦湖绵延约30公里,包括500多公顷的葡萄园和散落其间的14个小村庄,2007年与法国波尔多同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据了解,这片葡萄园历史源远流长,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村庄、磨坊、酒窖以及传统的梯田式葡萄种植和酿造手法。
除了继承传统酿造技术之外,瑞士人严谨认真的行事风格也对葡萄酒在当代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瑞士拥有葡萄酒专科学校——E.L.G,这也是世界上较著名的葡萄酒专科学校,其科研能力及各种科研出版物在全球都堪称一流,培养出的瑞士酿酒师有很多在世界名列前茅。此外,2002年成立的“瑞士葡萄酒之梦”协会为瑞士葡萄酒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收录了瑞士顶级的葡萄酒。该组织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目前已吸纳了50家顶级酒庄,如西蒙·梅父子酒庄的老藤西拉葡萄酒就是值得收藏的酒款。
丰富+精致 葡萄酒中的小众贵族
瑞士有这样一句谚语:“在瑞士,你能找到世界上最昂贵的葡萄酒,也能找到世界上最便宜的、伟大的葡萄酒。”
瑞士处于北半球适合葡萄种植的环带,被葡萄酒“大国”包围,国土面积虽小,葡萄园和酿造风味却十分多样化。几乎可以说,瑞士全境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葡萄园。瑞士的葡萄酒产区可分为6部分:瑞士德语区、日内瓦、沃州、纳沙泰尔、瓦莱和提契诺;瑞士德语区主要以出产白葡萄酒为主,但也出产一些品质优异的黑皮诺。日内瓦产区出产以佳玛蕾和黑加佳拉混酿的红葡萄酒闻名;沃州产区的拉沃风土最为出名;纳沙泰尔是玫瑰红葡萄酒“鹧鸪的眼睛”发祥地;瓦莱产区以小奥铭和西拉为主打;提契诺产区则出产不错的梅洛,其某些酒款甚至曾在盲品中打败世界著名的柏图斯。
一位德国撰稿人曾说:“瑞士葡萄酒之所以如此精彩,关键是品种的丰富和纯粹。除了很多知名的葡萄品种,还有数十种本地品种。”瑞士的酿酒葡萄多达90余种,黑皮诺和莎斯拉是瑞士的两大主要酿酒葡萄,分别占据其葡萄酒总产量的30%和27%。更难得的是,瑞士至今还有一些古老稀有的当地葡萄品种,比如在意大利几乎绝迹的奥斯塔科娜琳等。
拉沃葡萄园的酒庄主人Patrick Fonjallaz说,瑞士葡萄酒中的莎斯拉葡萄功不可没,它是人类最早种植的葡萄品种之一,它对土壤极其敏感,唯在瑞士,其潜能和特质被充分利用,其酿出精致的白葡萄酒,带有矿物和泥土的清香,微酸。据悉,瑞士40%至60%的白葡萄酒都是由莎斯拉酿制。
而在瓦莱产区,尤其是在安尼维尔山谷如格里门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还出产一种名叫冰川酒的葡萄酒,该酒采用传统的Transvasage方法酿造,即将每年的新酒加入到酒桶中,然后从酒桶中抽取同样数量的混合酒进行装瓶,这就令该酒的风味不断地传承下去,几乎感受不到年份差异。
美酒+旅游 海外市场尚待推广
瑞士的酒商们察觉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瑞士政府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瑞士,走进瑞士。
随着国力的发展,中国正在向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迈进。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今年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法国和意大利,成为全球最大的红葡萄酒消费国之一。中国(包括香港地区)2013年消费了1.55亿箱9公升箱红葡萄酒(约18.65亿瓶)。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自然引起了瑞士葡萄酒商的注意。
2013年,创立于1694年的瑞士著名葡萄酒品牌轩乐酒业在上海设立轩乐葡萄酒旗舰店,同时也开启了轩乐葡萄酒网上销售业务。轩乐酒业CEO 马丁·尼德律斯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盲品会上,他认识了一对热爱葡萄酒的中国夫妇,他们关于葡萄酒的预算并不低,每个月会给秘书大约5000元的预算购入葡萄酒。但为保险起见,秘书将每瓶酒的预算平摊到千元左右,选择那些安全可靠的酒。“他们喝过轩乐酒业的酒之后有些惊异,首先他们没有喝过瑞士产的葡萄酒,并且他们不相信几百元就能喝到品质还非常不错的葡萄酒。”马丁说。
马丁的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瑞士葡萄酒在中国的“小众”地位。对于习惯了法国、意大利等知名产地葡萄酒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瑞士葡萄酒的普及尚需时日。目前,瑞士对于中国市场主要是以推广瑞士葡萄酒文化为主。由于瑞士文化中严谨的处世态度,从种植采摘到酿造全部采用纯人工操作,使得瑞士葡萄酒独树一帜,葡萄酒的销售反而不是第一要务。业内人士表示,物以稀为贵,在国内进口商看来,正因为瑞士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并不多见,才赋予了瑞士酒独特的产品特性。现在,市场上的瑞士葡萄酒主要以几百元至上万元的中高端市场为主。
在这种现状之下,有一些国内的公司开始着手与瑞士当地酒庄合作,采用定制葡萄酒旅游的方式,为葡萄酒爱好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葡萄酒旅程。据了解,国内大多数现有的定制旅游公司,虽可以做到个性化安排,但和当地酒庄的关系还属于“临时抱佛脚”,尚无法满足葡萄酒圈人士特别专业的项目需求,比如让专业酿酒师全程跟进,或安排与当地酒商的交流活动等。瑞士酒庄和中国代理商对中国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市场开拓方法,其慢热型市场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