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 打造世界级葡萄产业带及文化长廊

时间:2012-12-24 12:06:02  阅读:187

  10月25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上获悉,宁夏将大力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十二五”期间,新建葡萄基地40.6万亩,到2020年,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   贺兰山东麓是继河北昌黎、山东烟台之后,第三个被国家认定为葡萄酒原产地保护认证的产区。是国际国内公认的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属于世界优质酿酒葡萄的种植“黄金地带”。   目前,已吸引国际知名企业轩尼诗、保罗力加、百利达和国内葡萄酒三大巨头张裕、王朝、长城前来投资建厂。宁夏也形成了西夏王、加贝兰、御马、贺玉、贺东、类人首等知名葡萄酒品牌。   据统计,近三年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获得各类奖项近百个,其中荣获国际葡萄酒大赛银奖和国内葡萄酒大赛金奖以上的企业近10家,特别是9月7日在伦敦举行的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上,宁夏贺兰晴雪酒庄有限公司生产的加贝兰2009获得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的最高奖项,是中国葡萄酒首次获得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的最高奖项。   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关注和重视贺兰山东麓,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宁夏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10年,贺兰山东麓葡萄基地面积已达到37.8万亩,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9.95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   按照自治区政府要求,自治区发改委牵头编制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称要坚持“生态引领,文化打造,产业支撑,城乡统筹”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发挥好贺兰山东麓的自然、人文、旅游等独特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积极参与,把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建成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市场前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都决定了在贺兰山东麓建设葡萄长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宁夏要有“小省也能办大事”的雄心,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贺兰山东麓引领中国葡萄产业的主导地位。要按“一优三高”的要求,走高品质的路子,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高端酒、酒庄酒基地,把基地做大,产业做强,品牌做亮,在宁夏崛起一个葡萄酒产业带、经济带,进而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使葡萄长廊与黄河金岸珠联璧合、交相辉映,成为宁夏新亮点。   王正伟要求,规划建设要高起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地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有特色,防止雷同;战略定位要有新突破,产业经济带是核心,贺兰山东麓凡是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地方不能再搞工业,不能再批有污染的工业项目;要尽快做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保护和原产地证明商标的申报,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指导意见;要健全机构,要申请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世界葡萄产业联合会。认准的事要盯准不放,要做实做细,要把这件事当作当前一件大事来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