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葡萄园主看好中国投资者
时间:2012-12-24 11:55:28 阅读:692
阿根廷的门多萨以拥有“阳光下的土地和葡萄酒”著称于世,这里拥有每年300天的日照时长,每年的葡萄酒产量占阿根廷全国葡萄酒产量的80%之多,在阿根廷葡萄园发展中起到了质量导向作用。此外门多萨葡萄品种的多样性,也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 他的名字是Spaniard Jose Manuel Ortega,现年44岁,在武考山谷(Uco Valley)经营着一家名为欧弗尼(O. Fournier)的酒庄。该酒庄位于海平面以上1100米处,种植有马尔贝克等葡萄品种。 武考山谷产区是门多萨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产区,位于门多萨省的最高处,最高的地区海拔达到了1400米,生产顶级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Ortega在武考山谷拥有140公顷葡萄园,把这些葡萄园划分成1~3公顷不等的地块,用于销售给那些希望拥有自己葡萄园的外来投资者。这些地块最多可卖给85位投资者,每公顷售价为15万美元,相当于目前该地区葡萄园价格的3倍。实际上,带有灌溉设施的葡萄园本来价格就比较高。此外,一般用于出售的葡萄用地面积都比较大,人们很难找到这样的小面积地块。 投资者可以使用酒庄设备酿酒,自行设计酒标,甚至运回自己的国家销售。地块售出后,酒庄仍将负责日常维护,买家可将收获的葡萄或酿成的酒卖给酒庄作为报酬。 Ortega说,这种交易有一个特别的好处,那就是——你不需要非常有钱,就能在阿根廷的武考山谷拥有一座葡萄园。 Ortega曾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投资银行家,于2004年离开金融业进入葡萄酒业。自此,他经常往来于中国和拉美之间,对于中国市场有相当的了解。 “富裕的中国人不愿意再花大价格购买那些他们无法鉴别品质的葡萄酒,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尝试着脱离大品牌的影响。”Ortega说。 Ortega还注意到,在中国,葡萄酒与人们的社会地位紧密相联。“在客人面前展示带有自己酒标的葡萄酒,远比拿出一瓶昂贵的葡萄酒更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