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飙升至84%,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进入“冰封期”?
作者:wine 时间:2025-04-11 19:05:45 阅读:15
4月10日,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104%上调至125%,并且立即生效。随后,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这一决策,对国内的美国葡萄酒造成了哪些影响?
01
对美加征84%关税,美国葡萄酒进口面临“急刹车”
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了一则公告: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在途货物,不加征本次加征的关税。
据了解,此前美国葡萄酒的进口关税为54%、进口增值税13%、进口消费税10%,综合税率93.36%;申请关税加征排除后,进口关税税率为29%,其他税率相同,综合税率降为61.97%。但是关税加征排除申请政策非完全公开,需要单独申请,否则一般都将按照93.36%的综合税率来计算。
以“作品一号”为例,目前京东平台上售价为2888元,其报关价约为2180元。在综合税率下,进口环节的应缴税费约为2034元,加价后终端售价可控制在3000元以内。但若加征84%关税后,进口税负显著增加,单瓶进口成本将高达4600元以上,终端售价可能上涨至5300元左右,接近翻倍。在高端葡萄酒市场,价格的骤涨将限制其市场接受度和流通空间。
而根据2024年中国葡萄酒进口数据来看,美国已经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第五大进口国,2024年葡萄酒进口量为334.46万升,进口额为4861.0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6亿元),进口均价14.53美元,虽然在数量和总额上不及法国、澳洲等国家,但在高端品类中,仍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受到一部分消费人群的认可。
对于这次关税的增加,部分进口商、经销商认为,这不仅提高了进口成本,也使得渠道商在后续的运营策略上要重新考量,在如此高昂的关税下,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或将进入“冰封期”。
02
一般贸易承压,跨境电商暂未受到影响
广州一位美国葡萄酒进口商朱玉增表示:“我们现在库存正常,1-2年没有问题,目前没有在途货物,所以也没有太在意这次的关税问题。”
对于此番增加关税,朱玉增指出:“这也不是第一次贸易摩擦,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另外,通常进口商都会在上半年进货,所以有一定的库存,国内市场现有的货还是正常销售,不会涨价,没有什么影响,即便要涨价,也是要等到新关税执行后进的货,到时涨价也亦属正常。”
来自深圳的美国酒进口商徐征补充说:“葡萄酒不是不可替代的产品,不像高科技或能源类商品。现在性价比比不过智利、南非、澳洲等国家,美国酒的市场吸引力会逐步下降。”
徐征还表示:“目前国内就香港的餐饮渠道对美国葡萄酒有所需求,但本次关税政策对香港影响不大,香港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大概率不会有人为了喝美国酒而专门跑到香港去购买。”
还有一位美国葡萄酒进口商周平告诉WBO:“虽然面临加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美国的一些酒庄可能会减少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减少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活动,但美国一些大型葡萄酒企业估计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他们还会在中国市场保持相应的代表机构和人员,寄希望于未来的转机。”
除了一般贸易之外,宁波某跨境电商相关负责人谢建江告诉WBO,目前美国葡萄酒的跨境电商暂时没有受到关税增加的影响,还比较正常。
同时,山东宝真国际酒业相关负责人王伟平也表示,跨境电商中的美国葡萄酒暂时没有停止,处于正常状态。
上海某跨境电商的相关负责人陈静也透露:“美国酒目前没有受到影响,我们也在密切关注关税政策的动向,如果政策延续时间较长,我们会逐步减少美国酒类的采购配比,此外,美国酒有部分SKU属于高端收藏级,价格本身就高,消费者对于价格不太敏感,这部分短期影响不大。”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跨境电商渠道尚未受到直接冲击,但多数从业者已经开始进行策略调整与风险评估,未来是否能继续作为“避风港”,仍需看后续政策走向与市场反馈。
03
部分经销商放弃美国葡萄酒,终端卖场仍在正常销售
广东名庄酒经销商张贺告诉WBO,近5-6年来,美国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都不大,虽然整体品质比较好,但价格没有优势。“正是由于价格因素以及美国酒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像法国、澳洲酒那么高,普通消费者的选购率也不高,少量的美国葡萄酒在国内主要还是由懂酒人士以及爱好者、葡萄酒教育机构等选购多一点。现今面临的关税问题,这对于原本在国内市场就不景气的美国葡萄酒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张贺认为,目前即便是进口回来的葡萄酒价格一定会涨,本就没有价格优势,由关税问题导致的价格增长,恐怕未来美国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都会很艰辛。
美国纳帕谷葡萄酒经销商——广西南宁明烨酒业负责人谢昆烨表示:“我们现在库存还有不少,所以短期不会立刻涨价,但如果高关税持续,美国葡萄酒的价格势必上涨。到时候实在不行,只能更换品类或者转向其他产酒国。”
长春一位进口商王平则直言:“我们已经不做美国葡萄酒了,关税这么高,根本没有性价比。”
此外,还有一些电商平台中的盒装葡萄酒,过去一段时间,以价格便宜、包装奇特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用户,销量十分可观。
杭州某跨境电商负责人殷鸿表示:“目前还有库存,价格不会上涨,增加关税之后,未来盒装葡萄酒的进口成本肯定会大幅上涨,甚至可能会超过部分中低端的瓶装酒,原本的性价比就不复存在了,以后可能考虑用税率低、价格亲民的产品替代,甚至退出品类库。”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美国酒整体价格较高,许多销售并不依赖零售终端,而是主要通过团购、私人酒会等定向渠道进行流通。这类消费群体对价格更为敏感,关税上涨势必会抬高采购门槛,导致团购市场减少。
尽管高额关税政策已正式落地,但目前山姆、盒马等终端卖场仍在正常销售美国葡萄酒,且价格并未出现明显波动。这也说明了,市场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大部分终端尚在消化原有库存,短期内价格传导尚未全面显现,真正的影响可能会在新一轮进口周期中逐步释放。
不少进口商、经销商认为,关税增加带来的不仅仅是价格层面的短期冲击,更可能引发结构性的市场调整。美国葡萄酒相比法国、澳洲等国家来说,依旧属于“小众”。
朱玉增告诉WBO:“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间常有的事,只是这次中美爆发的更强烈更引人关注。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会是长期存在的,美国葡萄酒自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很稳定的消费群,且以中高端为主,如果关税问题不解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进口量。”
武汉一位葡萄酒电商平台负责人李文浩则透露:“我们平台上的美国酒本来SKU就少,等库存清完之后,是否继续进货要看整体行情,但目前看机会不大。”
一位上海的高端餐饮酒水供应商吴梅表示:“高端客户对美国酒品质其实认可度很高,尤其是纳帕谷。但现在关税增加之后,后续的价格估计也会上涨,忠诚度不高的客户肯定会换其他国家的葡萄酒。”
当前,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尽管高关税带来了短期挑战,但美国酒能否在中国市场找到新的定位,仍需取决于贸易环境、消费趋势以及行业自身的适应能力。
01
对美加征84%关税,美国葡萄酒进口面临“急刹车”
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了一则公告: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在途货物,不加征本次加征的关税。
据了解,此前美国葡萄酒的进口关税为54%、进口增值税13%、进口消费税10%,综合税率93.36%;申请关税加征排除后,进口关税税率为29%,其他税率相同,综合税率降为61.97%。但是关税加征排除申请政策非完全公开,需要单独申请,否则一般都将按照93.36%的综合税率来计算。
以“作品一号”为例,目前京东平台上售价为2888元,其报关价约为2180元。在综合税率下,进口环节的应缴税费约为2034元,加价后终端售价可控制在3000元以内。但若加征84%关税后,进口税负显著增加,单瓶进口成本将高达4600元以上,终端售价可能上涨至5300元左右,接近翻倍。在高端葡萄酒市场,价格的骤涨将限制其市场接受度和流通空间。
而根据2024年中国葡萄酒进口数据来看,美国已经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第五大进口国,2024年葡萄酒进口量为334.46万升,进口额为4861.0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6亿元),进口均价14.53美元,虽然在数量和总额上不及法国、澳洲等国家,但在高端品类中,仍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受到一部分消费人群的认可。
对于这次关税的增加,部分进口商、经销商认为,这不仅提高了进口成本,也使得渠道商在后续的运营策略上要重新考量,在如此高昂的关税下,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或将进入“冰封期”。
02
一般贸易承压,跨境电商暂未受到影响
广州一位美国葡萄酒进口商朱玉增表示:“我们现在库存正常,1-2年没有问题,目前没有在途货物,所以也没有太在意这次的关税问题。”
对于此番增加关税,朱玉增指出:“这也不是第一次贸易摩擦,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另外,通常进口商都会在上半年进货,所以有一定的库存,国内市场现有的货还是正常销售,不会涨价,没有什么影响,即便要涨价,也是要等到新关税执行后进的货,到时涨价也亦属正常。”
来自深圳的美国酒进口商徐征补充说:“葡萄酒不是不可替代的产品,不像高科技或能源类商品。现在性价比比不过智利、南非、澳洲等国家,美国酒的市场吸引力会逐步下降。”
徐征还表示:“目前国内就香港的餐饮渠道对美国葡萄酒有所需求,但本次关税政策对香港影响不大,香港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大概率不会有人为了喝美国酒而专门跑到香港去购买。”
还有一位美国葡萄酒进口商周平告诉WBO:“虽然面临加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美国的一些酒庄可能会减少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减少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活动,但美国一些大型葡萄酒企业估计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他们还会在中国市场保持相应的代表机构和人员,寄希望于未来的转机。”
除了一般贸易之外,宁波某跨境电商相关负责人谢建江告诉WBO,目前美国葡萄酒的跨境电商暂时没有受到关税增加的影响,还比较正常。
同时,山东宝真国际酒业相关负责人王伟平也表示,跨境电商中的美国葡萄酒暂时没有停止,处于正常状态。
上海某跨境电商的相关负责人陈静也透露:“美国酒目前没有受到影响,我们也在密切关注关税政策的动向,如果政策延续时间较长,我们会逐步减少美国酒类的采购配比,此外,美国酒有部分SKU属于高端收藏级,价格本身就高,消费者对于价格不太敏感,这部分短期影响不大。”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跨境电商渠道尚未受到直接冲击,但多数从业者已经开始进行策略调整与风险评估,未来是否能继续作为“避风港”,仍需看后续政策走向与市场反馈。
03
部分经销商放弃美国葡萄酒,终端卖场仍在正常销售
广东名庄酒经销商张贺告诉WBO,近5-6年来,美国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都不大,虽然整体品质比较好,但价格没有优势。“正是由于价格因素以及美国酒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像法国、澳洲酒那么高,普通消费者的选购率也不高,少量的美国葡萄酒在国内主要还是由懂酒人士以及爱好者、葡萄酒教育机构等选购多一点。现今面临的关税问题,这对于原本在国内市场就不景气的美国葡萄酒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张贺认为,目前即便是进口回来的葡萄酒价格一定会涨,本就没有价格优势,由关税问题导致的价格增长,恐怕未来美国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都会很艰辛。
美国纳帕谷葡萄酒经销商——广西南宁明烨酒业负责人谢昆烨表示:“我们现在库存还有不少,所以短期不会立刻涨价,但如果高关税持续,美国葡萄酒的价格势必上涨。到时候实在不行,只能更换品类或者转向其他产酒国。”
长春一位进口商王平则直言:“我们已经不做美国葡萄酒了,关税这么高,根本没有性价比。”
此外,还有一些电商平台中的盒装葡萄酒,过去一段时间,以价格便宜、包装奇特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用户,销量十分可观。
杭州某跨境电商负责人殷鸿表示:“目前还有库存,价格不会上涨,增加关税之后,未来盒装葡萄酒的进口成本肯定会大幅上涨,甚至可能会超过部分中低端的瓶装酒,原本的性价比就不复存在了,以后可能考虑用税率低、价格亲民的产品替代,甚至退出品类库。”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美国酒整体价格较高,许多销售并不依赖零售终端,而是主要通过团购、私人酒会等定向渠道进行流通。这类消费群体对价格更为敏感,关税上涨势必会抬高采购门槛,导致团购市场减少。
尽管高额关税政策已正式落地,但目前山姆、盒马等终端卖场仍在正常销售美国葡萄酒,且价格并未出现明显波动。这也说明了,市场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大部分终端尚在消化原有库存,短期内价格传导尚未全面显现,真正的影响可能会在新一轮进口周期中逐步释放。
不少进口商、经销商认为,关税增加带来的不仅仅是价格层面的短期冲击,更可能引发结构性的市场调整。美国葡萄酒相比法国、澳洲等国家来说,依旧属于“小众”。
朱玉增告诉WBO:“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间常有的事,只是这次中美爆发的更强烈更引人关注。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会是长期存在的,美国葡萄酒自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很稳定的消费群,且以中高端为主,如果关税问题不解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进口量。”
武汉一位葡萄酒电商平台负责人李文浩则透露:“我们平台上的美国酒本来SKU就少,等库存清完之后,是否继续进货要看整体行情,但目前看机会不大。”
一位上海的高端餐饮酒水供应商吴梅表示:“高端客户对美国酒品质其实认可度很高,尤其是纳帕谷。但现在关税增加之后,后续的价格估计也会上涨,忠诚度不高的客户肯定会换其他国家的葡萄酒。”
当前,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尽管高关税带来了短期挑战,但美国酒能否在中国市场找到新的定位,仍需取决于贸易环境、消费趋势以及行业自身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