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百余公里葡萄长廊渐成气候

时间:2022-09-27 19:55:34  阅读:195

来源 : 网易

9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成片的葡萄园里绿意盎然。叶片之下,颗颗紫色“珍珠”正在进行最后的糖分积累,等待月底的采摘,经过压榨、发酵形成酒液。酒庄的橡木桶整整齐齐码放在一起,它们容纳了酿酒葡萄的一生,也见证着贺兰山下葡萄酒产业的绿色发展。

戈壁上的生态屏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土产一方酒。”有人说,葡萄酒是装在瓶子里的“风土”。

“现在宁夏的气候是比较舒服的,8月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尽管当地人说“舒服”,记者在现场却感受到空气干燥,阳光耀眼。充足的日照、丰富的热量、昼夜较大的温差,这一切构成了酿酒葡萄生长的最有利条件。

宁夏地处北纬38度的酿酒葡萄生产“黄金地带”和海拔1100米左右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海拔”,得益于水、土、光、热、风的完美组合,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具有独特的东方风格。

在贺兰山,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着统一的内在要求,当地发展的决策者秉持一个理念:只有尊重自然风土,才能发展好葡萄酒产业。

采访中,当地人介绍说,宁夏的葡萄酒生产坚持酒庄酒路线,也就是说,建酒庄酿葡萄酒必须有自己的葡萄园。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中的35万亩种植在戈壁荒滩上,并选用防护效果好且耐旱节水的树种,按10%—15%的比例建设葡萄基地防护林。

记者眼前,葡萄树排列整齐,如同列队的士兵。很难想像,曾经的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荒漠,寸草不生。

“防护林建设是基础工作、先行工作。”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指出,“防护林的构建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且由于地处荒漠化、石漠化地区,当地发展葡萄酒产业需要依靠林网进行防灾减灾。”以贺兰神酒庄为例,近年来种植了超过500万棵树,形成一道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

正是这种特有的种植模式,大幅度提高了产区的植被覆盖率,让曾经贫瘠的荒石滩,如今遍染绿意,一条百余公里的葡萄长廊正在形成。

葡萄园的绿色种植

从银川市区出发,沿110国道向南驱车40分钟,即可到达位于闽宁镇原隆村的立兰酒庄。酒庄的葡萄园里,生长着11年树龄的酿酒葡萄。

记者摘下几颗品尝,果籽很多。这些酿酒葡萄果肉小,果皮厚。汁水虽然不是非常丰富,但并不影响甘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

随行的人说:“我们这里的葡萄树都是倾斜生长的。因为葡萄越冬需要通过埋土防寒。为了避免冬春季节裸露,造成土壤风蚀,葡萄园采用挂枝修剪的方法,秋天将修剪完的枝条挂在铁丝上,开春取下覆在行间,既能挡风防尘,又能利用枝条腐熟后的养分改良土壤。”

宁夏贺兰山东麓多以砾石土壤为主,既漏水又漏肥,水肥过量最终都会渗入地下,由此造成土壤面源污染,所以少用化肥、精准施肥是减轻污染的必要手段。

在长和翡翠酒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的酒庄紧邻西夏水库,为了加强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酒庄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用50亩地进行有机腐肥的发酵处理。”

“每年葡萄埋土的时候我们会深挖坑,把有机肥全部埋到土里。一来可以保障葡萄有机地生长,二来可以让葡萄的根扎得更深。”

此外,如何在保障葡萄品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做到节水,也是产区酿酒葡萄种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宁夏是沿黄九省份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黄河银川段的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近年来,产区大力发展以滴灌、微灌、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十四五”期间,宁夏还将借助云计算、物联网、GIS等技术,建设供水数据中心及数据传输、网络安全工程,构建基于数据智能处理的多工程、多水源、多目标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和智能精准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紫色产业的推动力

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红寺堡区,1998年开发建设,搬迁安置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贫困群众23.5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安置区。

如同电视剧《山海情》中呈现的那样,开发前,这里是一片广阔的荒原,如今移民汇聚,书写了荒漠变绿洲的神奇故事。

“20年前,红寺堡荒无人烟,现在大家来到这里,经过两三年的土地改良后种上了葡萄树,把沙漠变成了绿洲。”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展销会上,汇达阳光生态酒庄区域经理李建军向记者介绍,言语中透露着骄傲。

如今,红寺堡产区“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的称号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连续5年获得布鲁塞尔大金奖,是宁夏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样本。

据了解,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每年为生态移民及产区周边农户提供季节性和固定用工岗位13万个,当地农民收入的1/3来自葡萄酒产业,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紫色产业对于宁夏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远不止如此。目前,宁夏葡萄酒产业正在从种植、酿造向与其他产业元素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积极探索“葡萄酒+文旅”的发展新业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