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葡萄酒产业观察

时间:2021-08-23 23:07:56  阅读:416

来源 : 新疆日报

新疆地处全球公认的酿酒葡萄黄金种植带,特殊地理位置赋予新疆葡萄酒浓郁饱满的口感和风味,以及单宁细腻的独有特质。经过50年发展,新疆已成为我国葡萄酒酿造大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全国第二,产量居全国之首。

如今,新疆做优做强葡萄酒产业,酿酒葡萄基地不断成长成熟,葡萄酒庄星罗棋布,葡萄酒与文化旅游产业正在深度融合。随着品牌影响力提升,新疆葡萄美酒正香飘全国。

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新品葡萄酒正在加紧生产,即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尼雅传奇系列5款酒,最近3个月已陆续生产近12万瓶,销往北京、上海、福建等地,深受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好评,公司正加紧准备后续订单的生产备货。”中信国安玛纳斯县分公司总经理柳中海说。

今年4月,中信国安的尼雅传奇2018年份赤霞珠混酿干红,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一举成名,不仅荣获博览会2020年度葡萄酒新品“青酌奖”,还陆续收获一批新订单,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扩大科技创新力度,深挖新疆玛纳斯小产区风土,为消费者提供创新且独具产地特色的葡萄酒。

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作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核心区,这两天,昌吉回族自治州酿酒葡萄基地一派忙碌景象。今年,昌吉州采用良种壮苗、整地培肥、水肥一体、农机农艺融合等配套技术,新增高标准酿酒葡萄面积1.3万亩,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小产区撬动大产业。

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起步于1998年,历时20多年发展,已形成西自石河子市、玛纳斯县,东到阜康市的百余公里酿酒葡萄产业带。现每年向疆内外供应葡萄原酒5.2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

“从1964年起至今,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新疆葡萄酒产业进入工业化量产和酒庄酒同步高速发展时期。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葡萄酒产区和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新疆葡萄酒产品品质大幅度提升,生产装备水平国内行业领先。”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轻工业行业管理处处长李云德介绍,截至2020年底,已建设各具特色葡萄酒生产企业134家,其中,规上企业19家。

好酒不怕巷子深。新疆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在全国35家通过中国“葡萄酒酒庄酒”商标审核的企业中,新疆占有10家。培育形成西域、尼雅、唐庭霞露、楼兰、乡都、芳香、天塞、中菲、伊珠、新雅、驼铃等一批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已形成涵盖干红、干白、甜型酒、起泡酒、葡萄烈酒、特色果酒、加强型等7大系列葡萄酒产品。

具备发展空间潜力

目前,57万亩葡萄园遍布吐鲁番盆地,有“葡萄之乡”之称的吐鲁番华丽转身为“葡萄酒之乡”,葡萄酒产业发展加快了步伐。

在吐鲁番楼兰酒庄1万吨葡萄酒联合生产车间里,葡萄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型葡萄酒储存罐。楼兰酒庄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酿造设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吐鲁番市不断调整优化葡萄种植结构,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吸引了一批酿酒工艺成熟、市场潜力大的企业在吐鲁番落地。目前,已经落地葡萄酒企业40多家,可生产7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葡萄酒,年产量已达2万吨。

“葡萄美酒夜光杯”,依托当地独特的风土资源,新疆葡萄酒正发展成为一张亮丽的“紫色名片”。但在如何扬长避短、发展自身特色上,仍然需要进行持续探讨和产区实践。

由于进口品牌不断涌入,国产葡萄酒品牌面对的是国内品牌和进口品牌的双重压力。李云德坦言,新疆葡萄酒产业面临公共品牌宣传推广不够、运输成本高等问题,市场开拓难度较大。此外,种植基地标准化程度不高,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短板。

但“危”和“机”往往相伴相生。作为新疆十大产业之一的葡萄酒,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

“诚然,与世界一流产区相比,国产产区还不够成熟。但可以想象,随着新疆越来越多企业持续加大投入,提升地产葡萄酒品质,新疆葡萄酒的振兴指日可待。”李云德说,新疆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不但有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和出产优质葡萄酒产品的多种优势,还具有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支撑保障,更有发展葡萄蒸馏酒的良好条件。

今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33万亩,葡萄酒产能达到55万千升。

迈向高端核心产区

8月17日,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天塞酒庄的2000亩有机葡萄园内,工人们正在采摘丰收的葡萄。“今天采收了30吨,运送到生产车间进行分选和发酵,两个月后就能变成醇香的美酒”。天塞酒庄总经理陈立忠介绍,2020年酒庄发酵原酒500吨,灌装成品酒40万瓶,销售额同比增长37%。今年上半年,不仅葡萄产量稳定,品质也达到历年最好,预计今年销售额会翻一番。

“企业对产业发展信心十足,在去年扩建酒窖的基础上,今年升级改造生产车间,新建游客中心,继续发挥以葡萄酒文化为核心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作用。”陈立忠说。

焉耆盆地葡萄酒产业建成酒庄40家,年设计生产能力近8万吨。已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之一,培育了以天塞、中菲、元森、国菲等为主的精品酒庄集群。

6月9日,“新疆巴州葡萄酒产业发展路径与天塞酒庄模式探析”研讨会在焉耆县启幕,解锁巴州葡萄酒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品牌含金量快速攀升的发展密码。巴州将全力打造产区概念和产品品牌,支持龙头企业(酒庄)走全产业链模式发展道路,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互动发展。

葡萄酒产业的底气,除了风土的“密码”、行业的匠心,还与产业土壤息息相关。

今年6月2日,新疆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用于保障蒸馏酒酿造原料的鲜食葡萄种植面积180万亩,种植环节收入40亿元以上。力争酿酒产量达到70万千升,其中葡萄酒、葡萄蒸馏酒分别达到60万千升、10万千升。力争成品酒在酿酒总产量中占比达到30%,酒庄酒等高档酒在成品酒中占比达到30%,葡萄酒加工环节收入470亿元左右。

产业发展红利不断释放,7月5日自治区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大财政支持,设立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资金,推进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品牌推广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机遇的“瓶塞”开启,芬芳的未来将至。乘势而上,新疆葡萄酒企业应有何作为?

自治区工信厅一级巡视员王文明说:“‘十四五’期间,新疆葡萄酒产业将要按照区域品牌带动、龙头企业支撑、特色酒庄协同、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惠民水平。把葡萄酒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使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优质高端的葡萄酒核心产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