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洋葡萄酒其实不姓“洋”

时间:2012-12-24 12:11:14  阅读:321

  近段时间,昆明的红酒行渐渐增多,一瓶瓶洋葡萄酒从世界各地来到云南,使得昆明的葡萄酒消费大增,甚至出现井喷的现象。   但在销售井喷的背后,不少专业人士发现,一些穿着“洋装”的葡萄酒其实是国产酒在“装洋”,由于进口红酒市场尚不规范,其品质和价格还存在不成正比的现象。   进口葡萄酒销量倍增   “这两年关注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大幅度增长,市场非常火爆。”昆明酒富盛名经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敏笑道,公司4年前进入云南,目前门店数量已经扩展到8家,西双版纳、普洱、文山、曲靖、临沧都有分店,其中去年就开了4家,今年还计划新开3家,包括一个规模盛大、服务项目齐备的红酒庄,“目前单店红酒品种在1000多种左右”。   在创意英国圣艾米隆红酒店,陈列着来自法国波尔多、澳大利亚等地的红酒,价格在100元~300元左右,店主胡印透露,进口红酒的消费人群以35岁以上的中年人居多,店里每月的零售额在2万元~3万元左右,采用店售与网售结合的方式经营,“别看店虽然不大,但每年总利润在20万元~30万元左右。”   “红酒正逐渐被国人接受,消费观念也发生着巨大改变,随着消费者对红酒文化的理解,市场潜力是很大的。”郭敏分析。他介绍,目前公司进口红酒分为100元以内、100元~300元、500元以上、1000元以上几个主要档次,其中以100元左右的红酒为消费主流。   云南至合酒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昆明市场上成规模的红酒行有十多家,部分酒行还开有自己的红酒直销店。   “伪洋酒”热衷傍名牌   “我提前从糖酒会回来啦,山寨洋葡萄酒太多了,看不下去。”顾先生(化名)是云南一个进口葡萄酒商,他承认目前国内的红酒市场比较混乱,有很多国产红酒悄悄穿上“洋装”傍名牌,“而且这些造假的人也很不专业,闹了很多笑话。”他举例,目前中国消费者最追捧的是拉菲,业内把拉菲称为大拉菲和小拉菲,“谁知道我在糖酒会上真的看到一支酒,名字叫做Samll lafite (翻译:小拉菲),把我雷倒了。”   顾先生说,现在最主要的傍洋酒方式有几种,第一种是进口葡萄酒原汁在国内进行灌装贴牌,第二种是进口葡萄酒原汁和国产的勾兑后贴洋品牌,第三种是国产葡萄酒原汁直接贴洋酒品牌,还有就是“三精酒”,即用香精、酒精、色素加上水勾兑的“葡萄酒”,“现在国内消费者的鉴别能力还很有限,因此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以免上当。”   洋红酒价格尚不透明   “现在进口红酒的市场还不规范,有的品质和价格并不成正比。”小雨是一家国产葡萄酒公司的工作人员,她表示目前进口葡萄酒价格比较高,一些不规范的经销商还存在暴利。   据在法国留学6年的品酒师刘小姐介绍,在法国,日常餐酒很便宜,多在1欧元至3欧元之间;七八欧元就可以买一瓶AOC。在中国买一瓶法国葡萄酒,可以这样计算:成本价+50%进口关税+10%运费+10%利润。也就是说,一瓶日常餐酒的价格,仅在人民币40元左右。“当然,葡萄酒也有上万元的,但是那已经是知名酒庄的佳酿。”   据郭敏表示:“现在正规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已经比较成熟,这两年来,随着进口红酒销量的不断上升,价格也有所下降,“销量增长可以摊薄一部分成本,我们希望葡萄酒不要成为一种奢侈品,而是作为日常消费品,让大多数人都买得起、喝得起,这样的市场才会越做越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