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塑造将是中国自主品牌葡萄酒发展路线
时间:2012-12-24 12:11:13 阅读:712
随着中国与全球市场化接轨越来越深入,国民经济及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的结果,在世界各地也掀起了中国的消费力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效应。而反观国内的进口葡萄酒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已经是从以前的不值一提变成目前的百花齐放,甚至是诸侯割据的混战时期,大有成为国内主流酒种之势头,不仅引起了国内同行业生产商及广大酒类经销商的巨大影响,更是引起了作为国内媒体权威中央电视台罕见的连续性专题报道。不管以后的发展结果如何,但是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及葡萄酒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与转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当我们面对巨大的挑战及无限的商机之时,进口葡萄酒的中国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到底路在何方呢? 无可否认,葡萄酒是一个原产地很强的产品,具有无法复制的特点,也有着一个国家或区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决定了葡萄酒行业发展的方向。如何让进口葡萄酒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是我本人撰写此文和大家共同探讨的初衷。我认为,葡萄酒的产业链无非是包含以下几个环节:葡萄种植→采摘与酿造→产品开发→经销与批发→订单处理→物流运输→终端零售。既然出现了产业链,当然会出现每一个环节的价值,而如何分配每一个环节的价值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什么是产业链的价值?就酒水行业的产品价值来划分:总价值=实际价值+虚拟价值(即品牌价值);实际价值=葡萄汁+酿造工艺价值+功能价值;虚拟价值=感觉+体验。为什么一瓶拉菲庄可以卖到几万元,这就是品牌价值的魅力,也是品牌经营的动力,当然其总价值会体现在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当中。以芭比娃娃为例进行说明:芭比娃娃是中国众多出口玩具的一种,而中国和美国发生玩具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的玩具进行限制进口也是众所周知的新闻,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中国的工厂为美国采购商制造出来的芭比娃娃价格是1美元,而在美国的沃尔玛其零售价是9.99美元。大家一看就明白,从1美元到9.99美元,中间差价约9美元,还不包括中国的制造商只能赚取少得可怜的利润,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利润体系在美国发生,这个9美元的价值哪里来呢?为什么美国得了最大的利益还要反过来还要惩罚中国呢?无非就是产业链分工过程的价值不同,假如中国的企业在进口葡萄酒的产业链里占有先机,我们中国企业在市场的竞争结果不就反过来了吗? 葡萄酒既然是一个舶来品,当“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时,当进口葡萄酒品牌越来越多进入中国市场时,很多已经走出去的中国的企业对品牌的运营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对打造企业自主品牌的重视,已成为很多企业的核心价值,因为品牌价值的最终体现是每一个行业产业链条里的核心因素。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式洋品牌”,它们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具备了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份额,并呈现出持续性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代表性的品牌有广州龙程公司的“金蝴蝶”及上海卡斯特公司的“卡斯特”。这些理念领先及经营模式超前的企业及品牌,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中国葡萄酒的格局,利用中国大市场、大容量及本土化的优势,它们已经把历史悠久的西方葡萄酒原产国变成“中国式洋葡萄酒品牌”的加工厂,在产业链条中已经占据非常有利的竞争位置。 试想想,当这些“中国式的洋品牌”真正融入中国市场,当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能够完全适应中国时,它们肯定能够在行业的竞争上占有先机,也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在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税收收入和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时,它们正在做一件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和对员工都是一个共赢的事情,这不正是一个正确的发展之路吗? 中国在过去既然可以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制造中心,当我们面对巨大的机遇时,为何不能以创新的思维和中国式的聪明智慧来变革进口葡萄酒的产业链呢?很显然,只要我们敢于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我们在进口葡萄酒的行业里还是大有作为的。因为我们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在占据有价值的产业链环节后,中国的企业将完全可以避开国外企业的盘剥,类似国外供应商无故涨价或无故取消经销权等经营压力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并杜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出现类似“芭比娃娃事例”在进口葡萄酒产业链的悲剧。 综所上述,结合本人近几年经营进口葡萄酒的心得,我总结出做“中国进口葡萄酒自主品牌”的几个发展路径,供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具体如下: 一、“中国品牌+中国市场”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模式 在国内创立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商标),包括中文商标、外文商标和图形商标等。其产品全部进口于国外原产国,在确立自主品牌的产品品质标准后,委托国外有生产能力的酒厂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生产,俗称贴牌(OEM),最后的产品全部只在中国进行销售,不运作国外市场。目前“金蝴蝶”的做法就是这样的,已经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跨国品牌+跨国市场”的区域性跨国发展模式 在国内和国外原产国同时创立自主品牌,产品出自原产国,最主要的销售在中国,在国内取得领导性地位或规模化效应后,在国外收购灌装厂或酒庄,这样不仅可以循序渐进地发展,也可以利用国外平台在合适的时间运作有把握的某些国外市场。近几年来,国内的行业巨头长城集团和张裕集团已经开始直接在国外成功收购葡萄酒企业,而上海卡斯特公司也已经在全面推进国外基地和供应链的建设。 三、“全球品牌+全球市场”的快速全球化模式 完全利用资本的优势直接在国外收购已经成熟的某个品牌灌装厂或著名酒庄,充分利用外国的团队、葡萄酒原产地文化的优势、原创的全球性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这样不仅可以拥有其核心的知识产权,还可以快速拓展国外市场及中国本土市场,此模式在汽车狂人李书福先生整体收购沃尔沃汽车后,不管其以后是否真正取得成功,但是这种方式已变为其它行业也可以借鉴的国际拓展路径之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进口葡萄酒行业也会出现类似的案例。 以上发展路径及分类,只是代表本人的个人观点及从业的总结,仅供同行及经销商朋友们探讨,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来共同推动进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发展。但是,我认为品牌的塑造始终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是否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源泉,也是企业得以长期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成功地打造一个自主品牌应该是我们要研究的永恒主题。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这样既可以做到把握行业的机会,又不至于因为盲目选择而走弯路。 假如你想在进口葡萄酒里有所作为,不管你是否愿意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来到你的身边,这是一个不分国界的战场,这是一场没有士兵的智慧竞争,只要敢于挑战传统的国际分工,只有勇于创新的产业整合思维,只有找到真正适合于中国特色的生意模式,我们才能在进口葡萄酒行业里抢占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