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全国严查查封假酒14万瓶
时间:2012-12-24 12:10:57 阅读:261
中国公安机关去年11月开展代号“亮剑”的打假活动,主要目的是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本次活动截止到今年3月底,已破获案件858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185名,捣毁制假窝点5166个,打掉批发销售团伙2011个,涉案总价值达67亿多元。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在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公安部决定对340起大要案件予以挂牌督办,确保不法分子受到法律严惩。包括严厉打击危害民生犯罪、互联网上犯罪、假冒名牌犯罪、盗版犯罪和跨地区跨国(境)犯罪。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力度,下一步,公安部将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把“亮剑”行动纵深推进至今年年底,同时,组织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制售假农资、假药、假酒假食品和假名牌四大破案战役。对各类侵权盗版、假冒伪劣犯罪活动展开严厉打击。 当日的新闻发布会还通报了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侦破的十起典型案件,包括上海破获“萝卜家园”盗版软件案;湖北破获制售假药案;广东破获假冒打印机耗材案;多地公安机关联手破获跨国制售假冒名牌化妆品案;江苏破获销售假冒名牌箱包、服装案;浙江破获制售伪劣消防器材案;安徽破获制售假农药案;安徽破获制售假冒铅笔案;河北破获销售假冒汽车挡风玻璃案;辽宁、河南破获销售盗版教辅图书案 高峰还介绍说,公安部今年3月决定组织开展全国打击假酒犯罪“猎手”破案战役以来,从3月23日至25日,共缴获“飞天茅台”“五粮液”“张裕”“华夏”“长城”等各种品牌、各种档次的假冒伪劣白酒、葡萄酒近14万瓶。以现场查获的假冒包材等计算,如被制成假酒流入市场,价值将达20亿元人民币。 高峰说,目前,各案制售假酒的犯罪事实已初步查明:一是假冒包材来源。江苏、浙江、重庆等地涉案团伙设立131个窝点,专门印制、生产各类假冒包材,成套供应假冒酒瓶、瓶盖、防伪标签、包装盒、装饰钉、礼品酒杯、专用衬布、手提袋甚至防伪宣传手册等,并销给全国各地造假分子。他特别指出,一些宾馆酒店(包括中高档酒店)、废品收购站与造假分子相勾结,为其保存、收购名酒包装,牟取不义之财。 二是假酒生产。北京鄢某、河南王某等不法分子设立造假窝点,有的用低档白酒进行灌装,有的从小酒厂、家庭作坊收购散酒,冒充高档白酒进行销售。这些造假窝点大多设在民居、废弃工厂甚至废品收购站内,生产环境混乱,卫生条件极差。 三是假酒销售。公安机关现已摧毁四川张某等多个专门从事假酒批发的犯罪团伙,并查明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约2000家假酒销售商。其中,有的通过批发市场、杂货店进行销售,有的开设“专卖店”、“名酒店”掩人耳目,并将假酒掺在真酒中鱼目混珠;有的假酒则最终流向了商场超市和高档酒店。 高峰认为,打击假冒伪劣是政府乃至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的所在,同时也希望知识产权权利人企业能够自觉的投身到这场行动中来,希望权利人企业向社会和公众广泛宣传自己的防伪能力和识假的知识,从而能够向执法部门多举报和提供线索、多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勇于揭露造假的犯罪,广泛配合执法部门大力开展宣传,而不要以为对这种打假犯罪活动的宣传会影响到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