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泡沫笼罩下的价值体系 可否逆转价格暴跌的命运
时间:2012-12-24 12:01:18 阅读:514
作为世界红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地区红酒消费能力的下降,正被视为红酒全球消费的“黄灯”。国内主要的进口葡萄酒集散地上海,葡萄酒进口量已连续5个月下滑。一季度上海关区进口葡萄酒2962.7万升,均价回落至每升9.8美元。其中3月份进口735.3万升,环比减少11.3%。
先后从事红酒投资咨询及销售行业的王小菲说,“如今红酒的价格全面下降,很少有人愿意进行红酒投资了。”他说,现在的市场让人害怕。从事红酒投资,远比炒股票、炒期货难以预期。“一瓶红酒的价值,更多取决于愿意购买他的客户的心理,所以这个行业与经济的周期一直都密切相关。” 一年前,拉菲红酒的价格曾在拍卖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纪录,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拉菲酒、拉图、玛歌、木桐以及奥比昂等名庄的红酒全面大幅下调。 “温州游资在2011年大举介入拉菲酒市场,造成了价格的泡沫,随着这一波拉菲酒价的下跌,他们损失不少。”多位上海从事红酒生意的商人透露。 拉菲回调 2005年份拉菲的外高桥(9.67,0.00,0.00%)保税价已从2011年8月的10280元高位跌至6804元,价格跌落极大。 “这几个月的生意开始不好做了,原来一个月可以卖几百箱,现在一个月的销售额大约只有一百多箱。”5月16日,卡斯特红酒上海浦东地区一零售商如此告诉记者。 而更加敏感的,是高端红酒的价格。 在亚洲首个红酒电子交易平台——上海红酒交易中心,投资者可以像炒股票那样投资红酒,这一交易中心数据也被视为目前较为权威的高端红酒价格标尺。 根据上海红酒交易中心行情系统显示,截止至5月16日,2005年份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2011年8月的10280元高位跌至6804元,价格几乎被腰斩。而同时进行交易的2001年、2008年等年份的拉菲以及玛歌等名庄的酒,皆避免不了价格暴跌的命运,跌幅度都在近50%左右。 “自2011年底开始,以拉菲为代表,高端红酒的价格就开始快速下跌,直到最近数个月,才开始止跌平稳。”王小菲告诉记者,“但是愿意购买的客户也开始锐减,总体而言,市场的观望氛围非常浓。”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也与国际接轨。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数据,从2011年6月至今,反映波尔多一级庄园现货价格的高级葡萄酒50指数已下跌逾25%。 为了挽救惨淡的人气和大幅下跌的价格,今年拉菲提前公布了2011年期酒价格:2011年一线酒商报价每瓶420欧元,与上年的600欧元相比下降30%。 拉菲的价值体系 随着以拉菲酒为代表的红酒价格下跌,关于高端红酒投资价值的问题,又一次被提起。 “我认为高端红酒的价值在于购买者对其价值的判断,作为一种有稀缺性的奢侈品,高端红酒在经济好时会大涨,在经济不佳时则少有人问津。因为他不是必需品。”从事红酒销售已经四年的销售商如此告诉记者,在这四年中,他看到了拉菲酒在国内的暴涨暴红,也见证了其从高空跌落的过程。 而市场人士则试图通过货币、经济等角度,分析高端红酒泡沫的形成原因。 在2010年底,著名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发文预言,拉菲的价格到顶,泡沫已经形成。 谢国忠表示,“中国为抵制通胀而紧缩货币之时,就是拉菲价格停止上涨之时,就像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样。当美国国债市场崩盘的时候,美联储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届时拉菲就会崩盘。或许,上述情形会发生在2012年。” 2011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经济学家Serhan Cevik 和Tahsin Saadi Sedik发表论文《一桶油或一瓶酒:全球经济动态如何影响商品价格》 。 在文中,作者研究了过去数十年间原油和最顶级的25个酒庄的价格,分析了决定价格走势的一些经济变量,得出需求特别是新兴市场需求才是决定价格变化的决定性力量。 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的报告分析,发达国家受欧债危机影响减少了需求,并不是目前红酒价格调整的主要因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受到通胀困扰,货币政策从紧,影响了总体需求,导致一定幅度价格调整。调整结束的时间,取决于新兴市场如中国何时改变经济紧缩政策。 不过,这些因素在红酒市场派的眼中看来,“其实道理很简单,2011年的拉菲品质很差,所以价格下跌。放轻松!等到好的年份出现时,拉菲又会重新变成液体黄金。”一位在上海拥有数个酒窖的红酒代理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