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品鉴(wine tasting / blind tasting)(三)
时间:2015-03-31 00:00:00 阅读:648
从专业的娱乐到专业的实用
名庄酒的品尝与推断的过程,既是考验人,也是考验葡萄酒。有些酒尽管没喝过,但我对他们的风格、历史多少总有些了解,虽然没喝过,也会知道这酒大概是怎样的。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第一次见某个素未谋面的名人,当没其他人为你们介绍时,可能你心中已经在想:“这一定是某某吧”。
葡萄酒世界里的名庄酒、名产区也会产生这样未说已知的效果。 当然,这不是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时的前世感应,而更像萧峰初次见面时把段誉误认为是慕容复那样的经验判断。
夏中,在一个城市里与几位当地的葡萄酒爱好者一起盲品。
第一杯酒:浓浓的奶油香甜与一丝坚果味,第一印象是陈年的勃艮地。但喝了几口之后,感觉自己太武断:所有的甜美都是橡木桶带来的,口感上并没有陈年霞多丽的果香与蜂蜜香甜的复杂细腻,感觉更像是由一个品种香气不突出的葡萄品种(neutral grape variety)酿造的,再加上长年桶陈带来的微氧化坚果味,不难推断为就是那个用橡木桶的经典葡萄酒产区——西班牙里奥哈(Rioja)的干白。而且这款酒的质量不俗,这样一来,酒庄也就不难猜了:在中国要喝这种酒,买的肯定是此类型里的名庄,在这产区最为知名的、氧化风格最为鲜明的一款酒,当然就是,Lopez de Heredia酒庄家产的 Vina Tondonia了。虽然我曾经喝过两次这款酒,但因为是与朋友在谈笑间喝的,并没有认真去品味识记这款酒。不过这次盲品时,通过我对这种葡萄酒风格及产区、酒庄的了解,还是靠理性分析锁定了她。
(Vina Tondonia 1991)。2013年4月受里奥哈管理委员会邀请去西班牙访问时参观过这家酒庄。她是里奥哈产区生产经典、传统型白葡萄酒最有名的一家,哪怕是白葡萄酒,往往也要在酒窖里储藏十年才上市。
盲品的实用性:客观的去评价一款酒的质量与价格
某年某月某日。一位初涉进口酒行业的朋友让我品一款西班牙酒。集中精力,看、闻、尝:橡木几乎未用,果香一般,收尾不长。思考后,我给出判断:Joven级别,2~4欧元的出厂价吧。朋友愕然,因为我级别判断无误,可是价格相差太远。他说这是某某明星代言的。OK,看在明星面上,我又加上两欧,4~6欧左右的出厂价。朋友又愣住了,随后告诉我这款酒他进口的价格和波尔多某列级名庄一样——中介一直向他强调明星代言对开辟渠道的重要性。朋友以前与这家中介在其它贸易方面的合作还算愉快,于是最终相信了中介的话,选做了这家西班牙酒——但是出厂价近30欧元!可是,按照我的经验与专业,这款酒是根本不值这个价的。朋友对我的专业推断有质疑,于是我把网上可以查到的这款酒的信息给他看:这酒在英国的零售价是7英镑左右。可以说,我推断这款西班牙酒的出厂价在2~4欧左右是基本正确的。
在国外成熟的葡萄酒市场,酒价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尤其是对于中低端产品。高端或奢侈品定位的葡萄酒,因为明星代言、名气、奖项、Robert Parker高分、历史、供需关系等因素,价格不一定会与产品质量成等比上升,但仍可以推算酒的合理定价。可是因为中国与国外葡萄酒市场、信息、专业性的不对称,价格紊乱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入行要谨慎,因轻信他人而导致自己损失钱财的事在葡萄酒行业并不鲜见。
(电影里品一口酒就可以说出酒庄、年份的情节或体验,能够给品鉴者带来极强的精神愉悦、成就感,但没有太多商业价值。毕竟能让人一口品出属于什么酒庄的酒只占全世界葡萄酒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时间,忙忙碌碌的酒商们面对的都是没有名气,只能靠质量打拼的酒庄。)
葡萄酒的盲品实用性,可以说,是脱胎于对性价比的实际需求。盲品,既考验人也考验酒,这个道理早已广泛的用于西方国家的葡萄酒行业里。盲品,就是为了避免葡萄酒的外部信息对人产生心理暗示,从而造成对酒质、酒价判别不够客观。
有经验的酒商(wine merchant)或中间商(courtiers),可以从成千上万的葡萄酒里挑出自己认为性价比最好的酒,在让自己有可观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可以赢得专业声誉。在中国的葡萄酒行业,这样的人才暂时还是缺乏的。不过我听说过北京一位朋友对品鉴波尔多葡萄酒相当有经验,盲品后推测批发价往往可以把差价控制在5元人民币之内。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重要性的增加,消费者对从业者专业要求的提升,中国必将涌现出一大批专业的品酒师。
在中国,当葡萄酒的专业性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时候,当人们还在纠结于葡萄酒真假的时候,葡萄酒盲品,怎样去发挥她的更大作用?葡萄酒行业的专业性该怎样前行?国外是否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