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品鉴里的文化冲击

时间:2015-03-31 00:00:00  阅读:568

  我是数年前在伦敦攻读完WSET Diploma的,那时可以相互交流葡萄酒的只有西方朋友,在那几年的学习中,逐渐意识到中外文化差异而造成在品鉴葡萄酒时中西两方理解的不同。回国从事葡萄酒培训数年后,也体会到不少中国人因为这种差异而造成的困扰。
  有一次我参加中国葡萄酒挑战赛,评委组长都是来自英国、法国或澳洲的知名酒评人,其他评委大多为中国本土人士。
  品尝到一组希拉时,其中有一款来自澳洲Barossa的希拉表现优异:宏大、复杂,饱含黑色水果与香料,夹杂甘草的复杂气息,单宁柔顺、回味悠长 – 一款我给到92分的优质酒。我相信我们的组长,一位英国绅士,也将会给这款酒打高分。但是组里的几位中国同仁给这款酒打了比较低的分值,在讨论中,他们说出了我意料之中的理由:“ 我不喜欢这款酒里带有的苦苦的中草药的味道。”


图片:甘草卷糖,摄影: Pikaluk from UK
根据创作共用署名2.0通用版本许可协议使用。

  他所说的苦苦的中草药味道,其实是指的就是甘草的味道。在刚刚开始葡萄酒学习时,我也并不喜欢酒里这种类似中草药的甘草味道。喝中草药绝对是每个中国人一生难忘的不愉悦体验之一,苦味会在口中残留很久,有时甚至让人禁不住呕吐。当然,这款酒里的甘草味道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不少中国品鉴者常常在在心理上把这种味道夸大,并与自己之前的不愉悦的经历联系起来。
  欧洲人对于这种味道是怎样的感受呢?我记得在伦敦上WSET课程时,一位讲师是这样形容葡萄酒里的甘草味的:“甘草?很美味呀,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咀嚼甘草糖块时的美妙感受么?”。作为没有吃过甘草糖块的中国人,我好奇的从超市买了一包甘草糖块,挺便宜的,0.99镑一包。回到家,咬了一口之后我就把剩余的糖块都扔掉了。。那种强烈的苦味让我想起小时被父母逼着灌中药的经历,难以忍受。
  东西方不同文化催生出来的对苦的不同感受是很有趣的,不过也容易理解:西方人经常喝咖啡,所以“苦”这个味道是司空见惯的,不难接受;而对于中国人而言,苦往往与许多不愉悦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良药苦口”“苦日子”“辛辛苦苦”等等。 苦,真是不好接受。
  但是是否中国人无法接受这样的葡萄酒呢?当然可以,这就是WSET3级课中会强调的acquired taste(可以培养的口味)。这也解释了数年前,不少中国富翁将拉菲与可乐混在一起喝,但现在却越来越少见这种现象,因为接触过几年葡萄酒之后,中国消费者已经逐渐习惯了“苦”、“涩”这些味道,懂得如何去鉴赏葡萄酒了。中国的咖啡市场也是类似,最开始的消费者都觉得咖啡“苦”、“酸”,难以接受,但现在咖啡厅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喝咖啡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据说,厦门这个城市就有2000多家咖啡厅在运营。
  通过系统的学习(如WSET培训体系)以及更多的交流活动,中国消费者的整体品鉴水平将不断的提升。葡萄酒这种来自西方的文化饮品,将与中国的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故事可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