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进口量价下降,但行业指向复苏
时间:2020-06-12 21:50:24 阅读:376
来源 : Decanter醇鉴 作者 : 吴嘉溦
海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1-4月)内地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价均显著下降。但行业人士指出,市场正开始呈现复苏的征兆。
本文纪要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内地市场葡萄酒进口显著下降。
·调研显示,疫情期间消费者倾向在线选购葡萄酒
·餐饮服务业开始复苏
·葡萄酒爱好者重返品鉴会与课堂
01、疫情期间:进口量价下跌
2020年1月到4月,中国内地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与进口额较2019年同期下降比例超过25%。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内地进口了1.07亿升“装入≤2升容器”的静态葡萄酒,较去年同期下降26.6%。进口额为5.23亿美元,下降27.5%。
如包含起泡酒、“装入2升以上容器”以及葡萄烈酒类别,则进口金额下降达31%。
今年1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各地针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出行、关闭包括餐厅、酒吧在内的公众娱乐场所等等。
“2019-2020年进口葡萄酒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受葡萄酒市场调整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影响,其次为疫情的影响。”中国葡萄酒行业权威李德美教授指出。
“自2018年有较大增幅之后,从2019年开始进口葡萄酒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虽然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但相较于2019对比2018的下降幅度,2020对比2019的下降幅度反而有所减缓。”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于进口葡萄酒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李德美教授解释道。
如果分别将1月到4月的瓶装葡萄酒进口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可见4月的降幅最大,进口量下降44%,进口额下降50%,尽管大部分城市在4月已经逐步“解封”。
“这是因为疫情对于进口葡萄酒增长的影响会有一定滞后性,从2020年4月份之后的进口葡萄酒市场表现会更加明显。”李德美教授解释道。
而从进口葡萄酒的来源来看,“第一季度不同国家进口瓶装静止葡萄酒中,法国及美国下降趋势明显;而澳大利亚尽管面临双边关系负面影响,进口葡萄酒却有所增长,其影响可能会在后期表现出来。”
02、疫情期间电商繁荣
不过,疫情期间的葡萄酒市场也绝非死气沉沉,电商平台销售有所上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19.0%,餐饮收入下降44.3%。3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
“我们在春节后的疫情期间,整体销量至少翻了一倍。” 醉鹅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胜寒表示。
目前,醉鹅娘品牌拥有数万名红酒订阅会员,她和团队同时经营着天猫最受欢迎的酒水店铺之一,其自营的鸟酒系列据称年销售超过百万瓶。
“因为我们是直接to C(面向消费者)的,而且我们天猫店主要以平价酒为主,所以都是大家日常饮用——比如家里聚会喝的酒,而不是社交场合喝的(价位),这一块的消费量肯定是显著提高的。”王胜寒介绍道,“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在我们很多主销品都严重断货的情况下。”
英国市场调研机构葡萄酒智情(Wine Intelligence)近期发布的调查,也从侧面证明了疫情期间内地消费者行为的改变。
在这篇报告中,葡萄酒智情在3月27日到4月14日之间,对中国内地12个城市的1000名进口葡萄酒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葡萄酒电商销售增长,原因在于“年轻消费者和习惯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需求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餐厅和酒吧关闭后,消费者们前往包括超市、酒类零售店在内的任何实体店购买葡萄酒的意愿皆明显下降。
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多地在非就餐、非正式的情境下饮用葡萄酒。
而惯常消费葡萄酒的受访者,则在居家期间消费了比疫情前更多的葡萄酒。
03、保持谨慎,回归日常
葡萄酒智情表示,居家防疫结束后,消费者依然愿意继续从在线平台购买葡萄酒。
47%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自由出行后,他们有意愿增加酒类的消费,52%称他们会继续在线购买葡萄酒。
而对于疫情后前往公共场所饮食的意愿,受访者的观点两极分化。
38%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后,他们会更愿意前往餐厅就餐,而34%的受访者意见正好相反。
此外,40%的消费者称去酒吧或咖啡厅的意愿有所下降,39%对于在公共场所举办庆祝活动有所顾虑。
04、餐饮服务行业:秋季有望全面复原
5月底,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放松,更多消费者开始外出就餐聚会。
虽然没有此前被人们期待的“报复性消费”,但大部分的高端餐饮场所的经营情况“已经基本上恢复到50%到60%。”中国第一位侍酒大师(Master Sommelier)、归普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创始人吕杨MS表示。
吕杨MS解释说,餐厅和酒店是否有针对特殊情况的准备,疫情前是否重视服务,酒单、价格、平日对待客人的态度,都会影响到生意恢复的速度。
由于疫情期间无法营业,目前高端餐饮场所面临着较大的现金流压力。
“比如说,以前遇到一些高端的酒,或者很稀少的年份、很少见的酒款的话都会进货,因为知道其实能慢慢卖得出去。”吕杨MS说道,“但过去四个月对每个餐厅和酒店的现金流有很大的考验,所以现在进货的话就得三思一下,无论从数量也好,价格也好,都会多考虑一些,虽然知道这些酒迟早也卖得出去,但是现在压力就比以前要大很多,不能再长时间压库存。”
吕杨MS认为,尽管面临挑战,餐饮行业还是有希望在9月到10月全面恢复正常,现在是一个“养伤期”。
位于北京的“醉鹅娘小酒馆”5月20日重新开门营业,周末爆满,客人热情高涨,“看来大家在家憋坏了。”王胜寒说道。
05、爱好者:重返活动和课堂
疫情期间,和各地的葡萄酒学校一样,吕杨MS创办的归普葡萄酒及烈酒教育也多次在线举办葡萄酒课程。
从4月初开始,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们逐步重新返回线下课堂,参加葡萄酒品鉴活动。
吕杨认为,尽管葡萄酒教育与活动还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活力和“动能”,但“我们(归普)的生意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像去年一样。”
过去几个月的不确定性,对于爱好者的消费能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我们现在有更多的学员问能不能分期付款,对价格方面也会更加敏感一点。”
而疫情期间得到推广的线上教育,吕杨认为会继续得到发展,但需要在现有管控政策下,开发更多创新内容。
英国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WSET)首席执行官Ian Harris表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现在正先行于世地引领WSET课程返回教室。这给世界上大部分仍处于‘封城’状态的城市带来了希望。”
海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1-4月)内地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价均显著下降。但行业人士指出,市场正开始呈现复苏的征兆。
本文纪要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内地市场葡萄酒进口显著下降。
·调研显示,疫情期间消费者倾向在线选购葡萄酒
·餐饮服务业开始复苏
·葡萄酒爱好者重返品鉴会与课堂
01、疫情期间:进口量价下跌
2020年1月到4月,中国内地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与进口额较2019年同期下降比例超过25%。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内地进口了1.07亿升“装入≤2升容器”的静态葡萄酒,较去年同期下降26.6%。进口额为5.23亿美元,下降27.5%。
如包含起泡酒、“装入2升以上容器”以及葡萄烈酒类别,则进口金额下降达31%。
今年1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各地针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出行、关闭包括餐厅、酒吧在内的公众娱乐场所等等。
“2019-2020年进口葡萄酒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受葡萄酒市场调整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影响,其次为疫情的影响。”中国葡萄酒行业权威李德美教授指出。
“自2018年有较大增幅之后,从2019年开始进口葡萄酒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虽然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但相较于2019对比2018的下降幅度,2020对比2019的下降幅度反而有所减缓。”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于进口葡萄酒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李德美教授解释道。
如果分别将1月到4月的瓶装葡萄酒进口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可见4月的降幅最大,进口量下降44%,进口额下降50%,尽管大部分城市在4月已经逐步“解封”。
“这是因为疫情对于进口葡萄酒增长的影响会有一定滞后性,从2020年4月份之后的进口葡萄酒市场表现会更加明显。”李德美教授解释道。
而从进口葡萄酒的来源来看,“第一季度不同国家进口瓶装静止葡萄酒中,法国及美国下降趋势明显;而澳大利亚尽管面临双边关系负面影响,进口葡萄酒却有所增长,其影响可能会在后期表现出来。”
02、疫情期间电商繁荣
不过,疫情期间的葡萄酒市场也绝非死气沉沉,电商平台销售有所上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19.0%,餐饮收入下降44.3%。3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
“我们在春节后的疫情期间,整体销量至少翻了一倍。” 醉鹅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胜寒表示。
目前,醉鹅娘品牌拥有数万名红酒订阅会员,她和团队同时经营着天猫最受欢迎的酒水店铺之一,其自营的鸟酒系列据称年销售超过百万瓶。
“因为我们是直接to C(面向消费者)的,而且我们天猫店主要以平价酒为主,所以都是大家日常饮用——比如家里聚会喝的酒,而不是社交场合喝的(价位),这一块的消费量肯定是显著提高的。”王胜寒介绍道,“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在我们很多主销品都严重断货的情况下。”
英国市场调研机构葡萄酒智情(Wine Intelligence)近期发布的调查,也从侧面证明了疫情期间内地消费者行为的改变。
在这篇报告中,葡萄酒智情在3月27日到4月14日之间,对中国内地12个城市的1000名进口葡萄酒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葡萄酒电商销售增长,原因在于“年轻消费者和习惯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需求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餐厅和酒吧关闭后,消费者们前往包括超市、酒类零售店在内的任何实体店购买葡萄酒的意愿皆明显下降。
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多地在非就餐、非正式的情境下饮用葡萄酒。
而惯常消费葡萄酒的受访者,则在居家期间消费了比疫情前更多的葡萄酒。
03、保持谨慎,回归日常
葡萄酒智情表示,居家防疫结束后,消费者依然愿意继续从在线平台购买葡萄酒。
47%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自由出行后,他们有意愿增加酒类的消费,52%称他们会继续在线购买葡萄酒。
而对于疫情后前往公共场所饮食的意愿,受访者的观点两极分化。
38%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后,他们会更愿意前往餐厅就餐,而34%的受访者意见正好相反。
此外,40%的消费者称去酒吧或咖啡厅的意愿有所下降,39%对于在公共场所举办庆祝活动有所顾虑。
04、餐饮服务行业:秋季有望全面复原
5月底,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放松,更多消费者开始外出就餐聚会。
虽然没有此前被人们期待的“报复性消费”,但大部分的高端餐饮场所的经营情况“已经基本上恢复到50%到60%。”中国第一位侍酒大师(Master Sommelier)、归普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创始人吕杨MS表示。
吕杨MS解释说,餐厅和酒店是否有针对特殊情况的准备,疫情前是否重视服务,酒单、价格、平日对待客人的态度,都会影响到生意恢复的速度。
由于疫情期间无法营业,目前高端餐饮场所面临着较大的现金流压力。
“比如说,以前遇到一些高端的酒,或者很稀少的年份、很少见的酒款的话都会进货,因为知道其实能慢慢卖得出去。”吕杨MS说道,“但过去四个月对每个餐厅和酒店的现金流有很大的考验,所以现在进货的话就得三思一下,无论从数量也好,价格也好,都会多考虑一些,虽然知道这些酒迟早也卖得出去,但是现在压力就比以前要大很多,不能再长时间压库存。”
吕杨MS认为,尽管面临挑战,餐饮行业还是有希望在9月到10月全面恢复正常,现在是一个“养伤期”。
位于北京的“醉鹅娘小酒馆”5月20日重新开门营业,周末爆满,客人热情高涨,“看来大家在家憋坏了。”王胜寒说道。
05、爱好者:重返活动和课堂
疫情期间,和各地的葡萄酒学校一样,吕杨MS创办的归普葡萄酒及烈酒教育也多次在线举办葡萄酒课程。
从4月初开始,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们逐步重新返回线下课堂,参加葡萄酒品鉴活动。
吕杨认为,尽管葡萄酒教育与活动还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活力和“动能”,但“我们(归普)的生意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像去年一样。”
过去几个月的不确定性,对于爱好者的消费能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我们现在有更多的学员问能不能分期付款,对价格方面也会更加敏感一点。”
而疫情期间得到推广的线上教育,吕杨认为会继续得到发展,但需要在现有管控政策下,开发更多创新内容。
英国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WSET)首席执行官Ian Harris表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现在正先行于世地引领WSET课程返回教室。这给世界上大部分仍处于‘封城’状态的城市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