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参加古典音乐会的感想

时间:2014-12-23 00:00:00  阅读:847

  国家大剧院五月举办音乐节,期间系列音乐会陆续推出。其实,我根本不是音乐迷,连个爱好者都算不上,对音乐的兴趣表现无非是:去电影院还是剧院?音乐圈的朋友也不要责怪我。我的这种表现就好比餐桌上的食客在犹豫:喝白酒、黄酒呢?还是葡萄酒?


图片:László Demjén (1864–1929)作品,静物小提琴

  10年前,家中有人开始学习小提琴,我也或多或少地开始受到一点熏陶;有了一星半点儿的积累,也仅限于能叫出“莫扎特”、“施特劳斯”、“巴赫” ……的名字。这对我来说已经不容易了。也是在那时,我知道了吕思清的名字,因为我们都出生于相近的地区——中国人(或许不是全部)总是能找出自己与喜欢之事或者人的某种联系,借此加强对所倾心之事或人喜爱和关注。吕思清是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四岁开始随父学习小提琴,八岁即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是该校当时最为年轻的学生,因此被誉为“乐坛神童”。经过不懈努力,他于十七岁获得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金奖;这也是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东方人,如今神童蜕变成为大师,享誉世界,尤其是在中国更是广为人知。

  国家大剧院2014年5月音乐节期间,吕思清举办了几场音乐会,其中一场刚好是在周末,我陪同家中的“思清老师粉”前往欣赏。

  可以说,曲目是经过吕思清老师精心挑选的。上半场演出曲目是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的奏鸣曲,莫扎特《降B大调第26号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二三乐章)》如宁静、清新的天籁,洗涤、净化听众的内心;贝多芬《C小调第7号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二三四乐章)》犹如激情翻滚的浪潮,锤炼着听众的意志。


图片:吕思清

  剧场中悄然安静,听众们正襟危坐,虔诚的态度既是因为演奏家,也是因为作曲家。中场休息时,“思清老师粉”用她稚嫩的语言给我介绍刚才的曲目。虽然她讲得艰难,我听得困惑,但是那旋律和氛围还是感染了我。只是,除了敬畏心情和有点恍惚的美妙感,倒也说不出更多。“你为什么会认识吕思清老师?难道他喜欢葡萄酒?”确实,思清老师对葡萄酒满是喜爱。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在给刚刚入门或者尚未入门的葡萄酒爱好者——确切地说,是那些对葡萄酒好奇的人——讲解葡萄酒时的感受:一面是沐浴更衣而来正襟危坐的爱好者,一面是博大精深的葡萄酒世界,为什么既有需求,也有被需求的内容,却难以产生共鸣呢?缺少了中介和有效的普及吧?

  下半场曲目包括克莱斯勒的《前奏与快板》、帕格尼尼的《A大调奏鸣曲》、马思聪《思乡曲》、萨拉萨蒂的《哈巴涅拉》和《安达卢西亚浪漫曲》,以及维尼亚夫斯基的《A大调光辉的波兰舞曲》。这些曲目涵盖了中外著名作曲大师的名作,是旋律与演奏技巧完美结合的代表。这些曲目既是作曲家超凡智慧的展现,也是对演奏家的艰巨挑战。如果上半场还可以从宏大的氛围中进行感受,下半场曲目多变的细节,把对这些乐曲一知半解的人领进了迷宫。演奏家挥洒汗水,似乎我还看到了动情的泪水,引领着我在乐曲中跌跌撞撞前行,跟着演出的节奏计数演出终了时间的到来。

  计划演出的内容圆满结束了;听众们起立感谢的掌声不息。演奏家回台答谢,加演了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曲子通过描述“经历风雪洗礼的花,开放时更为艳丽”,来引喻经过磨难后的人生会更为辉煌。这是由一曲在中国大部分成年人中广为熟悉的同名歌曲改编的。现场的气氛由此而更加热烈起来。谢幕的掌声更为热烈,听众们有节奏地鼓掌,掌声经久不息。甚至有人点出期待的曲目名称:“梁祝!梁祝!”这是由一曲中国传统曲目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是音乐界中西合璧最为成功的案例,不仅这个乐曲在中国家喻户晓,改编后的小提琴协奏曲也被中国人熟知;吕思清演奏的《梁祝》深受人们喜爱。

  音乐会在听众们心满意足地欣赏到《梁祝》后曲终人散。

  葡萄酒当然比不了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让人在静中感受美妙和波澜壮阔;葡萄酒则是直接撩动人的神经,让受众享受快乐。不过二者之间还是有些许相通之处:同样作为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引入东方时,除了找到具有天赋的传承者,或者专心为爱好者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抓住那些仅仅拥有好奇心的人,让他们能够坐下来,安心、专心欣赏音乐或者葡萄酒。这样总体群体壮大了,才可能酝酿出有规律可循的市场。

  如何让他们静心平气地坐下来聆听呢?找一些他们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深刻认识的相关事务作为开端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到底是什么呢?这不就是需要我们来研究和探索的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