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歌酒庄在中国
时间:2012-12-26 11:01:30 阅读:662
英国BBC关于法国著名酒庄玛歌的纪录片长达一个小时,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内容与中国有关。它拍到了汶川地震后玛歌在北京举办的慈善晚宴,会场外是我们熟悉的熙熙攘攘的北京街景,会场里则是很正式的宴会,有很多著名的有钱有品的面孔出现。这部纪录片还拍了一些酒客到酒庄买酒品尝的场面,这是国外周末旅行的常见形式,但片中笔墨最浓重的是一对亚洲夫妇,操的英语带港腔。很可惜,这部以西方人眼光看西方事物的纪录片没能在中国播出。
如此关注中国,自然是玛歌酒庄的雄心。这家波尔多最顶级的五家酒庄之一,自中国领导人访问后,越来越把中国市场当成目标,而且是长期目标。四年前,庄主科琳女士来访,带着小儿子,还记得那十三四岁的小儿子,从秀水市场买了绣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挎包,拿着尼康相机到处拍照,对中国好奇得不得了。这次来访的是酒庄的总经理兼总酿酒师PaulPontallier,带上的则是自己的大儿子Thibault,Thibault已经大学毕业,该为父亲的公司负点责任了,结果这一下子被派到香港,要待上两年。到底是应届生,还腼腆,不知道怎么打发这两年时间,“不来又怕老爸打”,席间便有人打趣让他找个中国女友,这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最好方式,消磨时光和开拓市场。
因为分封,因为婚姻,还因为战争,当然最后通常因为商业,波尔多的酒庄总在各个家族间流转,姓什么已经是很次要的。与其他频繁换手的波尔酒庄相比,玛歌其实算是源流清晰的。即便清晰如玛歌,现在的酒庄大股东也是意大利人,负责实际经营的庄主是希腊裔法国人。全球化至此,“法国的遗产”正在一点点减少,变成“人类共同的遗产”。不过,只要酒还是玛歌的风格就好,至于庄主和股东姓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terrior,葡萄酒产地的土地、气候、人文条件的总称,汉译为“风土”,这才是一个酒庄的DNA。纪录片里,一位黑人问庄主科琳:你有信仰吗?比如信救世主。科琳答:我信仰传统。然后就大踏步地唱着歌,拿着她的相机,带着心爱的狗朝葡萄园深处走去。
酿酒师PaulPontallier,血统倒很纯,波尔多葡萄酒世家出生,最终把家安在巴黎,常常往返于巴黎和波尔多之间,生活有了新意,不光是葡萄园那样乏味。他在新世界闯样荡过,经历很“全球化”。这位酿酒师中少见的博士毕业生先在巴黎学园艺,后来读葡萄酒,还在智利教过一年书,27岁那年回到法国成为玛歌的酿酒师,之后更荣任经理、酒庄总经理。他英语纯正,没有法国人常有的浓重口音,关键是他的眼光很开放,对新旧世界没有太多的偏见。对于那部曾轰动一时的帮着旧世界骂新世界的电影Mondavino,他的意见是:非黑即白,世界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看看,帮他们说话的片子,他一点也不领情。这显出理科生的可爱之处,理科读到博士,就该这样理性,感情用事不太好吧,哪怕多喝了几杯,大是大非上还是清醒的。
玛歌从12世纪起享有盛誉,后颇受杰斐逊厚爱。杰f斐逊出任美国总统前,曾任驻法大使,这位史上最著名的波尔多粉丝将玛歌视为波尔多四大名庄之一,玛歌终在1855年被正式“加冕”,成为法国四大顶级酒庄之一(后来这顶级扩容为五家),除玛歌正牌外,还生产副牌红亭、白亭。玛歌酒的品质较易辨认,人们通常把玛歌的酒比作女人,因为它纤细、文雅、香醇,更有人将它比作“谪仙”,带点幽幽的气息。的确,玛歌是五大名庄中最具女性特质的酒,光是名字Margaux,就足够女性化。外人无从知晓Paul和他的团队用什么方法使得它独特的单宁浓度掩盖了其收收敛和牢固的口感,从而成为优秀的酒基。有人猜测是它的梅乐葡萄的比例。每个酒庄都有自己的秘密,这种柔性的力量就是玛歌的秘密。但Paul不说这是女性特质,而把它称为“东方”。东方是温婉的、优美的、细腻的,跟玛歌目前的中国市场目标相匹配的。
中国市场有多大?Paul没有正面回答,只说玛歌的第一个海外办事处将设在中国。本文开头所说的BBC纪录片也透露了很多信息。他的大儿子已经派到了香港,如果需要,他还有三个孩子呢,一个一个来。当然他们还小,先让他们自由地长吧,像葡萄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