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葡萄酒进口量价齐升 市场炒作迹象明显
时间:2012-12-24 12:10:18 阅读:279
随着我国居民饮酒习惯的不断改变,国内葡萄酒的消费量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据来自杭州海关的最新消息,今年第一季度,浙江省葡萄酒进口惊现量价齐升的良好现象,进口葡萄酒数量、总价值均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量。 在进口量大幅上涨的同时,葡萄酒进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对葡萄酒成品及期酒的投资热情虚高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当前拉菲、木桐堡、玛歌及奥比昂等名庄酒的需求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上升。趁着国内市场进口葡萄酒大热之机,部分民间资本涌入进口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炒作,由此也导致市场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严重干扰了进口市场秩序。由于消费者普遍缺乏对不同品牌、不同品质葡萄酒的分辨能力,期酒炒作变相地给某些不良经销商提供了以次充好、随意提价的机会,造成葡萄酒市场炒作投机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行业监管,对进口葡萄酒营销渠道和价格体系进行规范,尤其是要严厉打击仿冒、造假的经销商,促使进口葡萄酒市场回归理性;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制定统一的葡萄酒分级标准,正确引导消费者选购葡萄酒,规范行业发展。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已成为进口葡萄酒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量也在成倍增长。一季度,浙江省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进口葡萄酒297万升和239万升,同比分别增加83.6%和6.1%,两者合计占同期全省葡萄酒进口总量的79.2%。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葡萄酒134万升,增加1.7倍,占19.8%。 两区一库(早期指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及保税仓库,现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等仓储进口贸易模式日益受到青睐。虽然一季度浙江省6成以上进口葡萄酒是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但18.7%的同比增长率,远远低于两区一库仓储进口模式同比1.8倍的同比增长率。一季度,浙江省两区一库仓储方式进口葡萄酒258万升,占同期浙江葡萄酒进口总量的38.1%。 如今欧盟已经正式成为浙江葡萄酒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一季度,浙江省自欧盟进口葡萄酒543万升,增加比例达到44.7%,占同期全省葡萄酒进口总量的80.2%。此外,浙江省自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达到42万升,增长了1倍之多;自智利进口37万升,增长比例为18.2%;自前南马其顿进口25万升,去年同期则无进口;自美国进口11万升,增长数额达到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