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工商部门查获上万瓶假红酒
时间:2012-12-24 12:09:13 阅读:207
一提起“拉菲”,稍微有点红酒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名贵的法国顶级红酒,价格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但最近绍兴工商部门对红酒市场整顿结果显示,这些所谓的顶级进口红酒,很可能是几十元的低档葡萄酒“改头换面”而来的。 昨天上午,市工商局召开市区主要酒类经销商行政指导会,通报了从4月底到5月底对红酒销售市场集中整治的情况。这期间,工商部门扣留、封存涉嫌违法销售的红酒10530瓶,涉及CASTEL、LAFITE等5个品牌20多个品种红酒,案值约300万元,36名涉嫌违法的当事人被立案调查。 1月查获上万瓶假红酒 5月3日,绍兴县工商局查处一家商贸公司经销涉嫌侵犯LAFITE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案子,查扣涉嫌侵权的“拉菲世家”、“拉菲特”、“拉菲世族”、“拉菲帝国”等葡萄酒14种,共计587瓶,涉案金额超过20万元。 另一顶级进口红酒“CASTEL”也有类似上述现象,工商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标有“法国卡斯特集团兄弟酿酒有限公司”、“法国卡斯特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监制”、“卡斯特兄弟酒业(法国)有限公司”等涉嫌假冒侵权的“CASTEL”红酒。 “当前绍兴红酒消费市场还不成熟,在引进、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均需要进一步完善。”工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说。 揭秘假冒红酒5大损招 “此次查获的商标侵权红酒中不少都是‘傍名牌’,还有很多手段闻所未闻。”工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说,查获的侵权红酒主要有5大损招: 损招一:侵犯著名品牌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制假售假。在这次整治中工商部门发现少数经营户采用假冒名牌的方式进行销售,明知是假冒名牌仍继续销售。 损招二:销售“傍名牌”的红酒。一些经营户经销一些与名牌红酒品牌相近的产品,刻意诱导消费者将该产品与名牌红酒之间产生联想。国内一些白酒企业用“xx之星”、“xx宴会酒”等作为主打产品的系列组成,于是就有生产企业和经营户套用了进口红酒的品牌,也如此加以包装。 损招三:刻意隐瞒国内分装事实。工商部门查扣了部分国内灌装所谓的“进口红酒”,使消费者误以为是原装原瓶进口的红酒,主要表现在进口报关单上表现为散装进口,而实际标签上标明为原瓶进口。 损招四:让国产红酒穿上“洋马夹”。涉嫌违法销售的案件中有部分是以国产红酒假冒进口红酒,工商执法人员发现:价格仅几十元的国内低档红酒被改头换面,贴上标签,摇身一变成了“国际知名红酒品牌”。 损招五:故意不标注中文标签。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然而在检查中发现,红酒经营户在经销无中文标签的进口红酒的违法行为占了很大的比例,上虞工商部门在一次检查中发现12家经营户中有7家存在着上述违法行为。 辨别红酒真假有“线索” “假作真时真亦假”。作为寻常消费者,以后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该如何识别真伪呢? 市工商局经检处的负责人提醒说,市民买酒千万不要贪图便宜,特别不要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高档红酒,尽量到正规的、信誉好的商家购买,最好能查看其经营资质和进货来源,购买以后要保管好发票等相关证据。有可能的话,对高档酒可要求经销商在瓶身或发票上进行标记、盖章等加以确认。 鉴于目前“卡斯特”、“拉菲”等中文商标已被抢注,工商部门特别提醒,如果发现商标直接是中文,基本可以判定为非正宗进口的“CASTEL”、“LAFITE”红酒。“如果商标是外文,则同时必须有中文说明。”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要改改过去购买时不留意、直到品尝感觉味道不对劲才来看相关信息的习惯,还要仔细查看灌装地,对于在国际知名品牌上再加上前缀或后缀的“山寨”品牌也要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