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引进进口葡萄酒 力争让每瓶酒都安全

时间:2012-12-24 12:08:55  阅读:230

  据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VINEXPO)的最新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进口葡萄酒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从2005年至2009年上升393%。预计2010年至2014年将进一步上升至56%。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葡萄酒生产者、经销商目光,成为他们大力开发、抢占的目标。2010年,全国葡萄酒进口0.3亿升、货值达到1.33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62.57%与53.44%。   温州,这个名不见经传口岸,其葡萄酒进口量却相当惊人。2010年经温州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温州局)检验合格进口的葡萄酒共计220批、247.48万升、货值1132.62万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81.8%、102.89%和78.9%。   世界“温州人”引进世界葡萄酒   在全国及浙江省范围来说,温州属于小口岸,葡萄酒进口量占浙江省葡萄酒进口量的一半,占全国葡萄酒总进口量的8%。究其原因,这与遍布世界的温州人有着密切关系。   温州独特的社会结构造就了温州进口葡萄酒产业,拥有丰富的侨务资源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商资源,为温州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温州市酒类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说:在海外,有40多万温籍华侨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嗅觉灵敏的温州人觉察到葡萄酒是个很好的商机,于是一些专业团队和公司加入运作,形成当今温州庞大的进口葡萄酒产业。   “当前,在我局备案登记的温州葡萄酒经销商有150多家,分别从法国、意大利、南非、美国等十多个国家进口红、白、桃红、起泡酒等葡萄酒,达1500多个品种。今年前5个月进口葡萄酒就达176批、158.5万升、货值851.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7.2%、33.8%和67.4%。”面对笔者的提问,温州局卫生与食品检验处处长郑文陆如数家珍。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温州葡萄酒进口商采用直营或加盟的形式进行零售和建立销售网络。现在,温州葡萄酒庄遍布城乡,据不完全统计,仅市区就有近400家,各式各样的葡萄酒庄成为温州街头一道亮丽的景色。据了解,目前,在温州本地经营葡萄酒的只占温州酒商的30%左右,还有70%的温州酒商散布在全国各地。   规范进口葡萄酒市场   温州进口葡萄酒数量大、种类多,进口报价从1美元到50美元以上不等,品质参差不齐。2010年被温州局检出不合格的进口葡萄酒就有16批、9.5万升、货值27.07万美元,分别占温州口岸葡萄酒进口量的7.27%、3.84%和2.39%。如何让消费者放心饮用进口葡萄酒,是摆在温州局面前的一个课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温州老百姓钟爱进口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存在问题不少,上到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群众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作为检验监管部门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进口葡萄酒市场,把好安全关!”温州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文虎给进口葡萄酒监管处室下了硬任务。   温州局通过走访调研,摸清了进口葡萄酒的底数,了解企业的需求,知道了掌控行业的规律。该局从出台国外葡萄酒出口商登记备案制度、规范葡萄酒中文标签管理等方面入手,规范进口秩序,扶持进口葡萄酒经营企业做强做大。目前,十多个国家60多家的葡萄酒境外出口商在温州局登记备案,打开资料库,这些出口商的葡萄庄园、经营规模、经营品牌、诚信守法等情况一目了然。   “消费者了解所选购的葡萄酒的品质最直接的就是中文标签。中文标签是酒的“身份证”,包含了产地、葡萄品种、年份、装瓶地、等级等重要信息,解读标签是认识和了解酒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中文标签不规范,就不能让消费者购买放心的食品。”对进口葡萄酒有着多年检验监管经验的检验员李君芳娓娓道来。   温州局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对葡萄酒进口商及其代理人进行中文标签等知识培训和咨询工作,让他们懂得制作中文标签的版面格式、内容标注等,并自觉加贴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中文标签。而6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的全新葡萄酒标签管理系统让管理更加规范。通过有效管理,规范了温州进口葡萄酒市场。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进口葡萄酒,从中文标签上就可以看出自己所选购葡萄酒的原产地、葡萄年份、等级以及添加剂等内容,做到了明明白白消费。   让每一瓶进口葡萄酒都安全   以2010年进口数量247.48万升、每瓶750ml计算,去年从温州口岸进口的葡萄酒达329.98万瓶,而且进口数量还成倍地增长,今年保守地估计温州口岸进口葡萄酒将突破500万瓶。   如此庞大的进口数量,用传统的监管方式,不能满足企业快进快出的要求,显然是行不通的。温州局打破陈规,引进分类管理的办法,对进口葡萄酒实施分类监管。   所谓进口葡萄酒分类管理,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进口葡萄酒进行分类管理,对葡萄酒进口商进行分级管理。葡萄酒分类,是根据葡萄酒产区、口岸历史记录、市场反馈等内容确定高、中、低三个类别;进口商分级,是根据其企业的诚信度、管理能力等内容实施一、二、三级管理。   温州市场上不乏有世界著名的葡萄酒庄生产的葡萄酒,这些酒身价少则三四千元,多则几万元,按照常规比例抽测,企业压力较大。温州局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较为科学地确定了一套进口葡萄酒抽测比例。对初次进口或价位较低的进口葡萄酒,加大了抽样检测比例;对国外知名葡萄酒庄生产的葡萄酒则相应降低抽样检测比例。   在葡萄酒入境报检时,温州局均要求进口商签署承诺书,保证未经检验合格前不擅自使用和销售。同时,对企业承诺履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稽查,有效防止未经检验擅自销售、使用情况的发生。   加强进口葡萄酒的后续监管工作,也是保证葡萄酒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该局不定期对企业进行进口葡萄酒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进口葡萄酒卫生证书的索证情况和中文标签版面格式的符合性。督促各相关企业及时到温州局办理进口食品经营企业备案登记和年审。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既保护了进口食品经销商的合法权益,又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假冒伪劣进口酒类进入温州市场,保护了广大消费者利益和身体健康。   温州局行之有效的工作,受到国外葡萄酒生产商与国内葡萄酒进口商的一致称赞。温州进口葡萄酒最大来源——法国,其农业部官员JACKY、法国葡萄酒协会副会长JEAN-LUC FABRY等就曾前来温州,对于温州局的有效监管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加强与温州局的合作让法国优质葡萄酒进入温州市场。“检验检疫部门加强监管,才能确保不让鱼龙混杂的葡萄酒混入温州口岸,对于保护企业的利益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温州拉菲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洁如是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