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现状、规范与展望
时间:2012-12-24 11:57:19 阅读:412
一、葡萄酒庄建设的必要性 1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的需要 贺兰山东麓产区具有种植优良酿酒葡萄的光、热、水自然资源条件,主要体现在光照充足,适宜积温,降水少、蒸发量大,可控水等条件上;产区土壤主要类型为风沙土、砾石土等类型,土壤疏松、通气透水性强,为生产优质葡萄提供了必要的生态条件。
2 体现个性化产品的需要 贺兰山东麓产区总面积约有20万公顷,气候差异虽然不大,但受贺兰山的影响和黄河灌溉的影响,土壤现代形成有明显的不同。按土质分为风沙土、灌於土、砾石土等类型,土壤结构和养分有较大差异,可以生产出不同风格的葡萄酒。通过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建设酒庄,可以生产出各有特色的葡萄酒,体现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产品的个性化。
3 提高产业效益的需要 贺兰山东麓葡萄需要埋出土,用工量大、产量低,加之产区交通不便和产业链短的实际情况,葡萄酒生产成本高。葡萄产业要获得足够的利润,就必须在葡萄酒质量上下工夫,在品质上竞争,弥补葡萄生产成本过高的不足。酒庄集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生产、销售于一体,可以通过优质优价,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4 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需要 葡萄大规模种植,种植和经营主体往往是分散的农户。贺兰山东麓地区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民基本没有承担自然灾害损失的能力,加之自治区经济基础薄弱,对灾害补偿能力不足,往往每次的自然灾害,都会严重的挫伤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酒庄经营主体一般是相对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或个体投资者,具有相对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经济实力。 5 建设自治区“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需要 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规划,文化是核心内容。酒庄往往通过个性化的建筑、不同的地理特征、产品特色、旅游观光,能更深层次的挖掘葡萄酒文化内涵,彰显了文化理念,对自治区“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6 聚拢、培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的需要 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急需人才,特别是酒庄对人才大量的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力度。有经济实力的酒庄聘请了国内外知名的种植师、酿酒师,有利的促进了专业人才向宁夏的汇集,对提高贺兰山东麓产区种植、酿造技术水平和市场销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7 创建名牌、提高产区知名度的需要 酒庄规模一般并不大,短时间内不会是葡萄产业的支撑,但酒庄通过优质葡萄酒的生产和展示,可以迅速创建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如产区内的“加贝兰”、“银色高地”、“类人首”等酒庄产品获得国内外大奖,极大的提升了产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二、葡萄酒庄的现状 1 数量及规模 具自治区林业局统计,截止2012年6月份,贺兰山东麓产区已建成酒庄18个,酒庄自有基地2.6万亩,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以上,总投资达到6.8亿元。酒庄主要集中在银川市(12个),青铜峡(4个)。2012年开工新建酒庄14个,自建基地面积达到6万余亩,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主要集中在银川市(10个)。预计在今后的2-3年内,宁夏酒庄将超过100个,自建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成为宁夏葡萄产业的生力军。 2 品牌与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宁夏葡萄酒在国内外葡萄酒评比中共获50多项大奖,其中宁夏酒庄葡萄酒的代表“加贝兰”品牌获得“品醇客”的金银奖,“银色高地”、“圣路易.丁”、“类人首”等品牌也获得很多的奖项和市场的赞誉。宁夏酒庄葡萄酒已经打出了自己品牌。在葡萄酒庄文化上,虽然政府在产区宣传、企业在酒堡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应该说还做的不足,特别是在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技术,市场销售上缺少完整的体系和规范,在葡萄酒特点上还没有准确的定位,使得很多的文化要素缺失,限制了产区葡萄酒庄文化的推广。 3 存在问题 1 技术人才缺乏 目前宁夏酒庄建设比较集中,导致技术人才缺乏,有些从酒庄的建设上就缺少技术指导,生产技术工艺比较粗糙,“酒庄”只是概念,并没有体现酒庄葡萄酒的真正品质。还有些酒庄的经营者缺少对技术人才的认可和重视,酒庄没有专业的种植师和酿酒师,没有也根本不想制定完善的工艺,只对产品加上漂亮的包装,写上酒庄的字样,就投机式的买个高价。这样的酒庄迟早会被淘汰,也会使产业蒙受损失。 2 缺少技术规范 酒庄应该怎么建设?酒庄葡萄和葡萄酒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们不比法国等葡萄酒发达国家,法国酒庄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了,不仅有成熟的工艺和酿造理念,更重要的是有严格的规范,同时酒庄遵守规范,规范也成为这些国家葡萄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相关部门虽然出台过一些文件,但主要是对规模、投资进行了规定,对技术和生产没有明确的规范,在技术上没有形成体系,在质量上没有严格的监督,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危险。 3 缺少市场和销售意识 在葡萄酒的产业链中,葡萄的价值需要通过葡萄酒的销售来实现,酒庄葡萄酒要生产出来,卖的出去。酒庄葡萄酒是高端产品,它的消费群体很小,酒庄葡萄酒多了,卖给谁?还有那么大的利润吗?宁夏的许多酒庄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只要做出好酒不愁卖高价,实际上,酒庄酒销售关键是利用自己酒庄和产品的特色,培养忠实的客户群,甚至要做到“先入为主”,应该在做出好酒、特色酒的同时,积极推广产品,要避免“传统销售”,价格的血拼。做酒庄的过程中就要看到这一点,在抓生产的同时,要积极做市场和销售。 三、葡萄酒庄的规范 技术规范 种植基地经营模式规范 葡萄基地种植技术规范 酿造技术和产品标准的规范 文化规范 历史文化 地域文化 技术文化 法规文化 产品定价规范 迅速培养客户群 避免恶性竞争 保持国际竞争力 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展望 (1)以科技为支撑,夯实产业基础,下决心从苗木、品种做起,从种植模式和关键技术研究做起,让优质苗木、特色品种、先进的技术首先进入到酒庄示范; (2)尽快出台适宜的法规,规范葡萄酒酒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坚持酒庄基地精耕细作,葡萄酒精酿细造,以品质和特色为核心,不断提高产品档次; (4)从基础和实际做起,积极宣传贺兰山东麓地域葡萄酒文化,扩大产区知名度。 尊重自然、利用优势,坚持走优质、特色之路。 酒庄虽小,但只要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必然会成为宁夏的大产业。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