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葡萄酒行业同步涨价,这形势“前所未有”
时间:2021-12-31 20:25:28 阅读:362
来源:葡萄酒商业观察
“连多年未怎么提价的西班牙酒都涨价了,涨幅还不小。”一位葡萄酒进口商向WBO葡萄酒商业观察透露,表示
这一轮涨价涉及范围之广为近十年来前所未有。
但是上游涨价需要多长时间传递到国内终端?消费端接受程度有多高?进口商将如何应对来自上下游的双面夹击?WBO进行了调查。
1
涨幅普遍在10%左右
大部分进口商都表示已经接到品牌方的提价通知了。起泡天下创始人于洪杰表示11月份已经接到意大利供应商方面的涨价通知,2022年1月份到港的货物已经执行提价后的价格。
法国亚克松酒业中国区负责人邹华表示:“我们在波尔多合作的个别酒庄,主要是一些产量比较小的精品酒庄有提价诉求,幅度基本在5%-10%,算是比较正常的涨价空间。”
法国佳士得地产酒庄部亚太区市场总监李莉娟表示“提价是肯定的”,涨价幅度根据产品不同会有差异,
但至少都是5%-10%,有的甚至达到30%。
中国葡萄酒一些顶级品牌也在提价,包括张裕解百纳在内的市场标品,已经在第四季度完成了涨价。
挖酒网市场部负责人马碧婕向WBO讲到:采购团队对于新一年份的报价都已经与上游酒庄方面沟通完毕,涨价情况及涨幅根据国家产区的不同而有差别,有的国家没有涨价,有的涨幅高达25%。她举例,比如阿根廷和葡萄牙的供应商,提出涨价酒款的比例就很低,对应的德国、法国波尔多名庄以及勃艮第因为产量下降,所以涨幅都不小。
主营南非酒的深圳木天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灿也接到了酒庄的提价通知,其经营品牌的所有酒款涨幅在10%-15%左右,将在3月份开始执行。
主营德国酒的厦门雷司酒业总经理张后红也收到部分酒庄的提价通知,涨幅在10%左右,但具体提价时间还没确定,她预计下一次进货时就会执行新价格。
汉凯菲斯奈特集团中国品牌推广代表顾育平告诉WBO:“会涨5到10个点,新价格明年一月份就会出来,会留给客户一段缓冲期的。”
也有部分进口商表示暂未接到提价通知,但普遍认为明年涨价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九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代理的智利金殿酒庄、阿根廷塔罗星荣耀、意大利薄伽虽然暂未收到提价通知,但由于涨价已成普遍现象,所以2022年大概率也会开启涨价模式,
预计这一轮涨价传递到终端涨幅会在10%-20%。
广州俊涛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美国酒,其产品经理张俊宇表示暂未收到酒庄的提价通知,但是预计2022年大概率会提价。他预计涨幅将会在1.05*1.01*1.02=1.082,即出厂价涨幅5%、一批价涨1%、二批价或终端价涨2%,
最后体现在零售价上的涨幅约为8%左右。
法国1374乐朗酒庄总经理成蔚表示因为是自有酒庄,“目前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法国到中国海运费同比增长60%,酒瓶酒帽纸箱等价格也有一定增长,目前还是以自身消化为主,暂时没有涨价计划”。
2
价格是否会持续上涨?
如上所述,有上游酒庄或品牌方将从明年一月开始执行新价格,但终端能感受到涨价还需要时日。对于涨价将持续的时间,大家也不尽相同。长期派认为至少会持续到疫情结束,加之全球通胀的影响,价格在较长时间内都会持续上涨;也有的认为价格并非只涨不跌,加上全球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仍有回落的可能。
马碧婕则告诉WBO,新的价格通常是根据新品的年份来实施,也有少部分供应商会对在售的年份作出涨价沟通。此外,她认为除了疫情原因造成的涨价外,国外成熟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也是原因之一:
极端天气导致减产,而疫情期间居家致使葡萄酒消费量上升,加之全球范围内的通胀也为涨价提供了助力,因此她认为涨价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顾育平也认为全球通货膨胀带来的各种成本上涨让生产商没有其他选择,他预计“这个周期要等疫情彻底结束才会缓和”。
于洪杰判断“这次涨价并不是一次性涨价,未来会随着欧洲疫情严重程度继续动态上涨,估计2022年6-7月才会结束。”
邹华表示:“新价格执行没有统一执行时间,一般都是在6-8月份这个时间段,就是新的采摘季来临之前,老库存的酒已经销得差不多的情况。” 她同时强调酒庄涨价不是常态化,而是季节化,每年也有一段时间是在降价的。
李莉娟则表示新价格会从期酒周间,即三月到四月的时候开始执行,所以给进口商至少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缓冲。
她分析疫情发生以来,波尔多葡萄酒最近两年没怎么涨价,现在“疫情并发症”造成了人工短缺、酒瓶酒标酒塞等物料短缺、海运成本提升等因素更是加剧了价格提高的诱因。同时未来进出口关税的政策,也是影响价格跌涨的重要因素。
智利VFCwines中国销售代表聂海棠表示,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影响,涨价现象不仅仅在葡萄酒行业,其他行业也面临相似的情况,一旦疫情得到缓解,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面对全球的竞争环境,葡萄酒价格肯定会再次回落。
3
进口商怎么办?
涨价是大势所趋,那么进口商、运营商和代理商该如何应对呢?
有进口商向WBO表示,在预订新一批货时被告知要提价,他向上游酒庄提出不能接受,因为没有提前告知,如果酒庄执意立即执行新价格,他将在官网发表终止合作声明并低价抛货,酒庄在权衡之后表示这一批货仍按以前价格执行。
顾育平分析,进口商目前还没有感到涨价带来的压力,这个周期要等老货消化完了,
涨价的货到了,成本突然加大很多时才会真正的涨价,估计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感受到。
聂海棠相信凡是坚持长久、稳定及品牌化发展的酒庄,一定都是与进口商共同承担成本上涨的压力。她还透露,事实上面对成本上涨,大部分酒庄已经独自承担了一段时间,这次涨价是在发现该问题仅靠一己之力已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发生。
“我们正在跟酒庄沟通,表示按照中国这两年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低迷情况,想要涨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希望延迟涨价,甚至不涨价,但考虑到目前全球通胀的情况来说,似乎不可能。”周灿表示,“我们还没有对下游客户涨价,目前的市场,我认为涨价是不太合适,我们以城市经销商为主,很多客户在当地拓展客户也不太容易,我们还是会跟酒庄努力先沟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提价。”
邹华表示海运一直持续涨价,现在已经是影响成本的最大因素。国内进口商还面临房租、人员、仓储物流等成本增加的压力,最终撑不下去肯定要提价。
“我们国内现货的个别品类提价幅度在10%左右。如果是成熟的消费者,有固定购买习惯的,应该还是会继续选择同款产品,如果是初级消费者,可能会退而求其次。”
李莉娟觉得“作为生产方角色的酒庄很难与进口商一起承担成本上涨压力”,因为酒庄本身也面临的压力也很大,“葡萄酒是一个竞争非常大的行业,是要靠长线投资、靠财富积累才能抗衡天气及市场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产业。”
马碧婕告诉WBO,“采购团队随时根据我们现有的库存数量、平台有可替代的酒款SKU量以及对应酒款的用户覆盖数量,来有策略地做出补货或换品等采购动作。”此外,由于挖酒网的采购量相对稳定,所有议价能力较强,能对于上游供货商提出的涨价要求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对非必须上涨的酒款,与供应商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九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部分下游经销商对涨价保持理解的态度维持合作;少部分经销商对价格比较敏感,开始转型选择其他价位段的产品。消费者方面,预计部分忠实葡萄酒爱好者还会继续选择其喜欢的品牌产品,接受涨价幅度,其他以价格为主导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价位段更低的产品。
还有一位主打高性价比的进口商表示,疫情导致很多计划好的品牌营销动作都变形,目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上游提价、下游消费不振,接下来只能视市场活跃程度制定相应的价格政策。
“连多年未怎么提价的西班牙酒都涨价了,涨幅还不小。”一位葡萄酒进口商向WBO葡萄酒商业观察透露,表示
这一轮涨价涉及范围之广为近十年来前所未有。
但是上游涨价需要多长时间传递到国内终端?消费端接受程度有多高?进口商将如何应对来自上下游的双面夹击?WBO进行了调查。
1
涨幅普遍在10%左右
大部分进口商都表示已经接到品牌方的提价通知了。起泡天下创始人于洪杰表示11月份已经接到意大利供应商方面的涨价通知,2022年1月份到港的货物已经执行提价后的价格。
法国亚克松酒业中国区负责人邹华表示:“我们在波尔多合作的个别酒庄,主要是一些产量比较小的精品酒庄有提价诉求,幅度基本在5%-10%,算是比较正常的涨价空间。”
法国佳士得地产酒庄部亚太区市场总监李莉娟表示“提价是肯定的”,涨价幅度根据产品不同会有差异,
但至少都是5%-10%,有的甚至达到30%。
中国葡萄酒一些顶级品牌也在提价,包括张裕解百纳在内的市场标品,已经在第四季度完成了涨价。
挖酒网市场部负责人马碧婕向WBO讲到:采购团队对于新一年份的报价都已经与上游酒庄方面沟通完毕,涨价情况及涨幅根据国家产区的不同而有差别,有的国家没有涨价,有的涨幅高达25%。她举例,比如阿根廷和葡萄牙的供应商,提出涨价酒款的比例就很低,对应的德国、法国波尔多名庄以及勃艮第因为产量下降,所以涨幅都不小。
主营南非酒的深圳木天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灿也接到了酒庄的提价通知,其经营品牌的所有酒款涨幅在10%-15%左右,将在3月份开始执行。
主营德国酒的厦门雷司酒业总经理张后红也收到部分酒庄的提价通知,涨幅在10%左右,但具体提价时间还没确定,她预计下一次进货时就会执行新价格。
汉凯菲斯奈特集团中国品牌推广代表顾育平告诉WBO:“会涨5到10个点,新价格明年一月份就会出来,会留给客户一段缓冲期的。”
也有部分进口商表示暂未接到提价通知,但普遍认为明年涨价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九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代理的智利金殿酒庄、阿根廷塔罗星荣耀、意大利薄伽虽然暂未收到提价通知,但由于涨价已成普遍现象,所以2022年大概率也会开启涨价模式,
预计这一轮涨价传递到终端涨幅会在10%-20%。
广州俊涛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美国酒,其产品经理张俊宇表示暂未收到酒庄的提价通知,但是预计2022年大概率会提价。他预计涨幅将会在1.05*1.01*1.02=1.082,即出厂价涨幅5%、一批价涨1%、二批价或终端价涨2%,
最后体现在零售价上的涨幅约为8%左右。
法国1374乐朗酒庄总经理成蔚表示因为是自有酒庄,“目前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法国到中国海运费同比增长60%,酒瓶酒帽纸箱等价格也有一定增长,目前还是以自身消化为主,暂时没有涨价计划”。
2
价格是否会持续上涨?
如上所述,有上游酒庄或品牌方将从明年一月开始执行新价格,但终端能感受到涨价还需要时日。对于涨价将持续的时间,大家也不尽相同。长期派认为至少会持续到疫情结束,加之全球通胀的影响,价格在较长时间内都会持续上涨;也有的认为价格并非只涨不跌,加上全球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仍有回落的可能。
马碧婕则告诉WBO,新的价格通常是根据新品的年份来实施,也有少部分供应商会对在售的年份作出涨价沟通。此外,她认为除了疫情原因造成的涨价外,国外成熟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也是原因之一:
极端天气导致减产,而疫情期间居家致使葡萄酒消费量上升,加之全球范围内的通胀也为涨价提供了助力,因此她认为涨价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顾育平也认为全球通货膨胀带来的各种成本上涨让生产商没有其他选择,他预计“这个周期要等疫情彻底结束才会缓和”。
于洪杰判断“这次涨价并不是一次性涨价,未来会随着欧洲疫情严重程度继续动态上涨,估计2022年6-7月才会结束。”
邹华表示:“新价格执行没有统一执行时间,一般都是在6-8月份这个时间段,就是新的采摘季来临之前,老库存的酒已经销得差不多的情况。” 她同时强调酒庄涨价不是常态化,而是季节化,每年也有一段时间是在降价的。
李莉娟则表示新价格会从期酒周间,即三月到四月的时候开始执行,所以给进口商至少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缓冲。
她分析疫情发生以来,波尔多葡萄酒最近两年没怎么涨价,现在“疫情并发症”造成了人工短缺、酒瓶酒标酒塞等物料短缺、海运成本提升等因素更是加剧了价格提高的诱因。同时未来进出口关税的政策,也是影响价格跌涨的重要因素。
智利VFCwines中国销售代表聂海棠表示,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影响,涨价现象不仅仅在葡萄酒行业,其他行业也面临相似的情况,一旦疫情得到缓解,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面对全球的竞争环境,葡萄酒价格肯定会再次回落。
3
进口商怎么办?
涨价是大势所趋,那么进口商、运营商和代理商该如何应对呢?
有进口商向WBO表示,在预订新一批货时被告知要提价,他向上游酒庄提出不能接受,因为没有提前告知,如果酒庄执意立即执行新价格,他将在官网发表终止合作声明并低价抛货,酒庄在权衡之后表示这一批货仍按以前价格执行。
顾育平分析,进口商目前还没有感到涨价带来的压力,这个周期要等老货消化完了,
涨价的货到了,成本突然加大很多时才会真正的涨价,估计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感受到。
聂海棠相信凡是坚持长久、稳定及品牌化发展的酒庄,一定都是与进口商共同承担成本上涨的压力。她还透露,事实上面对成本上涨,大部分酒庄已经独自承担了一段时间,这次涨价是在发现该问题仅靠一己之力已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发生。
“我们正在跟酒庄沟通,表示按照中国这两年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低迷情况,想要涨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希望延迟涨价,甚至不涨价,但考虑到目前全球通胀的情况来说,似乎不可能。”周灿表示,“我们还没有对下游客户涨价,目前的市场,我认为涨价是不太合适,我们以城市经销商为主,很多客户在当地拓展客户也不太容易,我们还是会跟酒庄努力先沟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提价。”
邹华表示海运一直持续涨价,现在已经是影响成本的最大因素。国内进口商还面临房租、人员、仓储物流等成本增加的压力,最终撑不下去肯定要提价。
“我们国内现货的个别品类提价幅度在10%左右。如果是成熟的消费者,有固定购买习惯的,应该还是会继续选择同款产品,如果是初级消费者,可能会退而求其次。”
李莉娟觉得“作为生产方角色的酒庄很难与进口商一起承担成本上涨压力”,因为酒庄本身也面临的压力也很大,“葡萄酒是一个竞争非常大的行业,是要靠长线投资、靠财富积累才能抗衡天气及市场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产业。”
马碧婕告诉WBO,“采购团队随时根据我们现有的库存数量、平台有可替代的酒款SKU量以及对应酒款的用户覆盖数量,来有策略地做出补货或换品等采购动作。”此外,由于挖酒网的采购量相对稳定,所有议价能力较强,能对于上游供货商提出的涨价要求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对非必须上涨的酒款,与供应商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九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部分下游经销商对涨价保持理解的态度维持合作;少部分经销商对价格比较敏感,开始转型选择其他价位段的产品。消费者方面,预计部分忠实葡萄酒爱好者还会继续选择其喜欢的品牌产品,接受涨价幅度,其他以价格为主导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价位段更低的产品。
还有一位主打高性价比的进口商表示,疫情导致很多计划好的品牌营销动作都变形,目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上游提价、下游消费不振,接下来只能视市场活跃程度制定相应的价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