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酿造史学术研讨会举办

时间:2020-08-27 19:57:29  阅读:369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 石永程 陈跃

近日,苏酒集团(洋河股份)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比较视阈下的中国酒业研究——第三届中国酿造史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烟台鲁东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鲁东大学等校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同前两届会议主要关注中国传统白酒名酒地理带的考察与研究有所不同,本次会议聚焦于中国近现代以来南北派黄酒的工艺史对比、啤酒和葡萄酒为代表的近代酿酒工业发源地及其所在区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议题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黄酒、啤酒和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意义。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钱国旗教授指出,张裕葡萄酒和青岛啤酒近代以降在胶东地区的发展史,有许多内涵可以挖掘,诸如其形成的特定区域环境和历史条件,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交融以及作为民族工业代表的价值与意义等。南京大学崔之清教授,浙江大学陈红民教授,鲁东大学丛涛教授、邢亮教授、侯风云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酿造史研究中心薛化松研究员(秘书长)等都对此表示认同,陈红民教授还进一步从酒业的“地域性”衍生出“时代性”与“个性化”等角度观察。

二、酒史研究的理路与视野。作为酿造史的重要分支,酒史研究如何开展,近几年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本次研讨会上,钱国旗教授提出包括张裕葡萄酒、青岛啤酒在内的中国名酒史研究,不能忽略中外文化交流的维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谭树林教授,中国酿造史研究中心薛化松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齐春风教授,鲁东大学侯风云教授、张淑清教授等分别就酒史研究的“比较视域”发表了见解,各有所侧重。南京大学李玉教授认为酒史研究可分为“内史”与“外史”两个维度,前者包括酒的生产与经营史,后者包括酒的文化与社会效应演变,如何使“工艺”与“文化”实现有机融合,是酒史研究的一个难度。

三、酒史研究的相关性问题。除了史学之外,酒的议题在哲学、文学、宗教等领域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次会议上,鲁东大学的魏凤莲教授、张淑清教授和南京大学文学院李兴阳教授集中讨论了中西古典文明中的“酒崇拜”与酒文化;魏风莲教授探讨了古希腊的理性饮酒精神,张淑清教授介绍了犹太人的酒文化演变,而李兴阳教授则就中国传统文人“爱酒”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理性饮酒”与“潇洒饮酒”的中西对比,提出了一个酒文化研究绕不开的话题。

四、酒史研究的意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就酿造史在中国工业史、新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以及从酿造史切入开展新中国工业史研究的理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拟以酿造史为抓手,逐步开展中国工业史和工业文化研究的构想进行了解说。李玉教授则提出酒业是中国工业的分支,“白酒自信”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工业自信”的组成部分。

五、酒史研究的应用性问题。薛化松秘书长表示苏酒集团(洋河股份)历来重视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本次活动组织重点考察了黄酒、啤酒和普通酒等行业知名企业,比较了不同的酿酒行业发展史和酿造工艺史,他认为酿造史是一门具有较好前景的“实践史学”,是物质史、科技史、区域史、经济史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与会的鲁东大学代表就如何打通本校食品、酿造类专业与文史学科的壁垒,并联络张裕葡萄酒厂以及烟台酿酒公司等酒企进行综合研究发表了意见。南京大学李玉教授则提出了开展旅游工业建设的构想,并特别就旅游酒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汇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