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B总经理:从众多纬度打破CMB大赛历史纪录
时间:2018-05-10 03:06:33 阅读:342
来源 : 华夏酒报 作者 : 李冰玉
自1994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以下简称“CMB大奖赛”)成立以来,已经陪伴了消费者24年,对于即将到来的第25届CMB大奖赛,承载了消费者太多的期待。与以往24届大赛不同的是,本届大赛首次走出欧洲,落地中国北京海淀。
大赛将有哪些“中国风”融入其中,大赛为何走出欧洲来到中国?关于2018(北京·海淀)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有太多的亮点和特色值得我们去挖掘。
CMB落户中国,天时地利人和
CMB大赛历史悠久,素有世界酒界“奥斯卡”之称,对于CMB组委会成员而言,荣誉代表过去,却不会被尘封在未来的盒子中。
谈及CMB的发展,托马斯告诉记者,CMB大赛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在比利时,起初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私密性的组织。“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不大,这也决定了CMB创始之初规模不大。经过几年的发展,CMB离开比利时,大赛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范围也有所扩大。”
可以说,CMB走出比利时的那一刻,成为世界葡萄酒评比的重要拐点。托马斯表示,所谓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不仅仅体现在更换大赛选址上,它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增长,一方面,从参赛酒品的数量和产地上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赛事评委的人数以及参赛国家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这对于CMB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转折点,从区域型赛事逐步转变为国际性的赛事,托马斯指出,这个国际性也仅仅局限于欧洲境内。
早在2017年第25届大赛会址的选择上,很多人都有着不同的猜测。托马斯却说:“今年最大的突破就是CMB大赛迎来了亚洲首秀,也是第一次来到亚洲,打破了欧洲的边界。”
对于CMB大赛为何落户中国海淀,托马斯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他笑言:“其实对于市场的机会我们已经洞察很久了,但是举办赛事还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好的市场条件下我们还遇到了非常好的中方团队,有这样的契机,我们当然愿意抓住契机变成现实,让亚洲消费者也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品牌,而不是只在欧州境内。而且从评委团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来到中国也是非常惊喜和期待的。其实这届展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不仅是物理性质的挑战,更是文化方面的挑战,但是也很有意思。对于评委团来讲,以前都是很舒适地与欧洲同行在交流,第一次来到亚洲,团队的磨合、文化的碰撞和学习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今年CMB大赛传播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听”,因为美酒会说话,帮消费者听懂美酒的话。今年CMB来到中国海淀,对于中国葡萄酒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中国葡萄酒发展多年,近年来在世界级大赛中更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论是传统的烟台产区还是新兴的宁夏、新疆等产区,都慢慢在世界葡萄酒的市场格局中赢得一席之地。用托马斯的话说就是:“从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来看,无论是种植还是酿造,都已经非常成熟。”
筹备稳中有序,科技助力CMB大赛
“从2006年的第13届CMB大赛开始,我们就在欧洲各个国家间开始巡回比赛。”在托马斯看来,本届CMB大赛落户海淀对于组委会而言绝对是个重大的挑战。
如今CMB大赛举办在即,对于赛事的筹备情况,托马斯表示:“在欧洲举办大赛,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风俗都是可控的,但亚洲不是。不过这次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及中方合作伙伴的完美筹备,让我们的赛事稳中有序。”
本届CMB大赛与往届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科技,这与大赛举办地海淀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海淀作为“中国硅谷”,高校云集、人才荟萃,是中国高精尖技术发展的心脏。托马斯告诉记者,本届赛事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科技。
以往的打分表都是纸质的,但在本届大赛中将第一次通过相关设备进行电子打分。这种打分技术由小米及CMB组委会的技术部共同研发,为了使打分器可以更加精准地运营,双方IT成员通过多次对接,目前已经通过测试。据托马斯介绍:“大家对这套打分系统反响非常很好。”
在以往的其他赛事中,电子打分技术也曾投入使用过,但样品数量大多很小,最多的成功应用也仅在500~600瓶样品中。但本届大赛样品数量超过9000瓶,包括信息录入、样品分发、打分、核算等多个流程,这对于打分系统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
对此,托马斯却并不担心,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在奥地利举行的长相思大赛中就运用到了这套系统,75个评委对1000多个样品进行了打分。这次赛事对于我们的电子打分系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当然从各方的反馈来看,这套系统非常实用。最开始很多评委还在担心是否会不适应,但现在看来这些疑虑都是多余的。这套系统在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让评委们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品酒上。”
此外,托马斯对于这套系统的未来还有着更多的期待,“我对这个设计还有一个设想,如果这套系统可以成功地在赛事中应用,那么以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这套系统,让消费者通过这套系统对自己喝过的酒进行打分。”
历届大赛之最,共谋行业发展
在赛前发布会上,托马斯公布了一组数据,这对于历届CMB大赛而言,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首先在参赛样品数量上,本届堪称大奖赛历史之最:评委团将在3天的赛事评比中品鉴来自50余个国家的9180多款样品。这个数字正好是1994年大奖赛创办之初参赛酒款的10倍。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评委阵容堪称历史首次,国际评委数量将超过330位,中方评委50余位,分别来自51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此,托马斯表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第25届大奖赛将是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今年也是中国第一次进入赛事前五大样品国的行列,中国参赛样品达485款,同比2017年增长90.2%,涉及中国全部葡萄酒产区。超过150个中国酒庄或葡萄酒企业寄送了参赛样酒,让中国的总样品数仅位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之后。
对于CMB大赛而言,参赛的样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次赛事的样品种类占比:60%为红葡萄酒、6%为桃红葡萄酒、34%为白葡萄酒。此外,2018年,有机葡萄酒和生物动力法的参赛酒款数量也同比2017年增长了60%,其中1/3的中国参赛酒款属于有机或生动法种植酿造的葡萄酒。托马斯指出,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在全球葡萄酒产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潜力无限。
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CMB在中国举办,将对中国葡萄酒进出口贸易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这还需要从双向来看,一方面是中国葡萄酒面向世界,另一方面则是国际葡萄酒进入中国。大赛举办后,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来自50多个国家的评委能够来到中国,直接品鉴中国葡萄酒,他们会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传播大师,把自己认为优质的酒品,带回去并加以推广。
托马斯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于中国葡萄酒都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相信基于评委和大赛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当然,我自己对于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是非常信任和折服的。但是中国葡萄酒确实需要推广和传播。通过我们这样一个窗口,也可以让欧洲的消费者品尝到中国的葡萄酒。在这里必须要说,奖牌的意义非凡,如果可以获得奖牌,真的不仅仅是幸运或者中奖而已,而是凭借实力赢得的,所以奖牌的含金量非常大。秉承着为消费者选好酒的宗旨,当消费者看到这枚奖牌时,就能认识到是品质的保证。”
CMB大赛落户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一定的,尤其2018年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意义重大,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家积极推进民族品牌发展,我国的葡萄酒质量越来越高,在世界级大赛中的获奖率居领先水平;就国际市场环境而言,CMB将为获奖产品带来更好的推广亮点和品质背书。这对于CMB和中国葡萄酒行业而言,都必将带来双赢的局面。
公平赛制,成就世界酒界“奥斯卡”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实施对获奖酒进行赛后资格确认的国际酒类赛事,从酒样配备到营销获奖葡萄酒,大奖赛组织者都有系统且严格的协定。严格而缜密的赛程设置成就了今天的世界酒界“奥斯卡”。
赛程设置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约束”评委,除为评委们提供一个基础分值外,赛后组委会还将对评委的评分进行相应评估。托马斯直言:“我们拥有超过330位国际评委,并为评委提供最高标准的评酒条件和设施。此外,我们还开发了一套完整的评分系统,确保评委评分结果的准确性。在大赛之后,评委们会收到一张反映评委自身品鉴能力的数据报告。这份报告会针对该评委对本次品酒的总体打分情况以及其他组员打分情况的离散率等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评价低的评委将失去继续担任大赛评委的资格,这也是大数据在品酒中的应用。打分也是,所有的瓶子都会使用双编号系统来识别,以确保完全匿名;在评委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相同的酒品尝2次,如果这2次打分有很大不同,则可能会失去评委资格。”
与其他葡萄酒大赛相比,CMB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会后服务”方面。对于参赛酒品而言,评选结束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赛后如有相关人士对评选结果提出异议,大赛组委会有权从市场采买获奖酒市售品,并报送到法国认可委员会(Cofrac)的实验室中,同时组织一组酿酒学专家重新品鉴,将市面销售的酒品与获奖酒品进行品鉴比较。
如果酿酒专家品鉴结果仍有很大异议,那么组委会将把两种葡萄酒放在一起进行Cofrac分析,如残留糖、酒精含量、挥发性酸度和SO2。如果相关保准不符合要求,该公司将受到禁赛5年的惩罚。这样标准的执行,从根本上杜绝了参赛酒与市场售酒不同的多发性问题。
CMB会后质询环节流程复杂,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量,但在托马斯看来,这个环节却是必要的,“我们是唯一实施对获奖酒进行赛后资格确认的国际酒类赛事,这会牵扯到极其昂贵、繁重的物流费用以及分析费用。但无论如何,相信我们应该这么做。目前很多比赛的获奖比例都高得惊人,而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80%的参赛酒品都得奖,通常CMB的获奖比重不会超过27%。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的雄心就是要表明,CMB为行业成员与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真实可靠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CMB大赛的获奖标准采用双轨制,对于不同奖牌的酒品都有一个作为获奖基础的分值,如果达不到该分值,即使这款酒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也无法获得奖牌。这个设置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葡萄酒行业的“灾年”问题。托马斯指出,CMB大赛评选除了保持公正性外,还要保持获奖酒品品质,这是大赛组委会给消费者的承诺,也是大赛连续举办24年,并获得成功的立足之本。
自1994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以下简称“CMB大奖赛”)成立以来,已经陪伴了消费者24年,对于即将到来的第25届CMB大奖赛,承载了消费者太多的期待。与以往24届大赛不同的是,本届大赛首次走出欧洲,落地中国北京海淀。
大赛将有哪些“中国风”融入其中,大赛为何走出欧洲来到中国?关于2018(北京·海淀)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有太多的亮点和特色值得我们去挖掘。
CMB落户中国,天时地利人和
CMB大赛历史悠久,素有世界酒界“奥斯卡”之称,对于CMB组委会成员而言,荣誉代表过去,却不会被尘封在未来的盒子中。
谈及CMB的发展,托马斯告诉记者,CMB大赛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在比利时,起初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私密性的组织。“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不大,这也决定了CMB创始之初规模不大。经过几年的发展,CMB离开比利时,大赛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范围也有所扩大。”
可以说,CMB走出比利时的那一刻,成为世界葡萄酒评比的重要拐点。托马斯表示,所谓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不仅仅体现在更换大赛选址上,它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增长,一方面,从参赛酒品的数量和产地上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赛事评委的人数以及参赛国家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这对于CMB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转折点,从区域型赛事逐步转变为国际性的赛事,托马斯指出,这个国际性也仅仅局限于欧洲境内。
早在2017年第25届大赛会址的选择上,很多人都有着不同的猜测。托马斯却说:“今年最大的突破就是CMB大赛迎来了亚洲首秀,也是第一次来到亚洲,打破了欧洲的边界。”
对于CMB大赛为何落户中国海淀,托马斯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他笑言:“其实对于市场的机会我们已经洞察很久了,但是举办赛事还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好的市场条件下我们还遇到了非常好的中方团队,有这样的契机,我们当然愿意抓住契机变成现实,让亚洲消费者也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品牌,而不是只在欧州境内。而且从评委团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来到中国也是非常惊喜和期待的。其实这届展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不仅是物理性质的挑战,更是文化方面的挑战,但是也很有意思。对于评委团来讲,以前都是很舒适地与欧洲同行在交流,第一次来到亚洲,团队的磨合、文化的碰撞和学习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今年CMB大赛传播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听”,因为美酒会说话,帮消费者听懂美酒的话。今年CMB来到中国海淀,对于中国葡萄酒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中国葡萄酒发展多年,近年来在世界级大赛中更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论是传统的烟台产区还是新兴的宁夏、新疆等产区,都慢慢在世界葡萄酒的市场格局中赢得一席之地。用托马斯的话说就是:“从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来看,无论是种植还是酿造,都已经非常成熟。”
筹备稳中有序,科技助力CMB大赛
“从2006年的第13届CMB大赛开始,我们就在欧洲各个国家间开始巡回比赛。”在托马斯看来,本届CMB大赛落户海淀对于组委会而言绝对是个重大的挑战。
如今CMB大赛举办在即,对于赛事的筹备情况,托马斯表示:“在欧洲举办大赛,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风俗都是可控的,但亚洲不是。不过这次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及中方合作伙伴的完美筹备,让我们的赛事稳中有序。”
本届CMB大赛与往届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科技,这与大赛举办地海淀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海淀作为“中国硅谷”,高校云集、人才荟萃,是中国高精尖技术发展的心脏。托马斯告诉记者,本届赛事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科技。
以往的打分表都是纸质的,但在本届大赛中将第一次通过相关设备进行电子打分。这种打分技术由小米及CMB组委会的技术部共同研发,为了使打分器可以更加精准地运营,双方IT成员通过多次对接,目前已经通过测试。据托马斯介绍:“大家对这套打分系统反响非常很好。”
在以往的其他赛事中,电子打分技术也曾投入使用过,但样品数量大多很小,最多的成功应用也仅在500~600瓶样品中。但本届大赛样品数量超过9000瓶,包括信息录入、样品分发、打分、核算等多个流程,这对于打分系统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
对此,托马斯却并不担心,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在奥地利举行的长相思大赛中就运用到了这套系统,75个评委对1000多个样品进行了打分。这次赛事对于我们的电子打分系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当然从各方的反馈来看,这套系统非常实用。最开始很多评委还在担心是否会不适应,但现在看来这些疑虑都是多余的。这套系统在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让评委们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品酒上。”
此外,托马斯对于这套系统的未来还有着更多的期待,“我对这个设计还有一个设想,如果这套系统可以成功地在赛事中应用,那么以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这套系统,让消费者通过这套系统对自己喝过的酒进行打分。”
历届大赛之最,共谋行业发展
在赛前发布会上,托马斯公布了一组数据,这对于历届CMB大赛而言,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首先在参赛样品数量上,本届堪称大奖赛历史之最:评委团将在3天的赛事评比中品鉴来自50余个国家的9180多款样品。这个数字正好是1994年大奖赛创办之初参赛酒款的10倍。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评委阵容堪称历史首次,国际评委数量将超过330位,中方评委50余位,分别来自51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此,托马斯表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第25届大奖赛将是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今年也是中国第一次进入赛事前五大样品国的行列,中国参赛样品达485款,同比2017年增长90.2%,涉及中国全部葡萄酒产区。超过150个中国酒庄或葡萄酒企业寄送了参赛样酒,让中国的总样品数仅位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之后。
对于CMB大赛而言,参赛的样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次赛事的样品种类占比:60%为红葡萄酒、6%为桃红葡萄酒、34%为白葡萄酒。此外,2018年,有机葡萄酒和生物动力法的参赛酒款数量也同比2017年增长了60%,其中1/3的中国参赛酒款属于有机或生动法种植酿造的葡萄酒。托马斯指出,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在全球葡萄酒产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潜力无限。
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CMB在中国举办,将对中国葡萄酒进出口贸易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这还需要从双向来看,一方面是中国葡萄酒面向世界,另一方面则是国际葡萄酒进入中国。大赛举办后,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来自50多个国家的评委能够来到中国,直接品鉴中国葡萄酒,他们会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传播大师,把自己认为优质的酒品,带回去并加以推广。
托马斯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于中国葡萄酒都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相信基于评委和大赛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当然,我自己对于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是非常信任和折服的。但是中国葡萄酒确实需要推广和传播。通过我们这样一个窗口,也可以让欧洲的消费者品尝到中国的葡萄酒。在这里必须要说,奖牌的意义非凡,如果可以获得奖牌,真的不仅仅是幸运或者中奖而已,而是凭借实力赢得的,所以奖牌的含金量非常大。秉承着为消费者选好酒的宗旨,当消费者看到这枚奖牌时,就能认识到是品质的保证。”
CMB大赛落户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一定的,尤其2018年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意义重大,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家积极推进民族品牌发展,我国的葡萄酒质量越来越高,在世界级大赛中的获奖率居领先水平;就国际市场环境而言,CMB将为获奖产品带来更好的推广亮点和品质背书。这对于CMB和中国葡萄酒行业而言,都必将带来双赢的局面。
公平赛制,成就世界酒界“奥斯卡”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实施对获奖酒进行赛后资格确认的国际酒类赛事,从酒样配备到营销获奖葡萄酒,大奖赛组织者都有系统且严格的协定。严格而缜密的赛程设置成就了今天的世界酒界“奥斯卡”。
赛程设置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约束”评委,除为评委们提供一个基础分值外,赛后组委会还将对评委的评分进行相应评估。托马斯直言:“我们拥有超过330位国际评委,并为评委提供最高标准的评酒条件和设施。此外,我们还开发了一套完整的评分系统,确保评委评分结果的准确性。在大赛之后,评委们会收到一张反映评委自身品鉴能力的数据报告。这份报告会针对该评委对本次品酒的总体打分情况以及其他组员打分情况的离散率等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评价低的评委将失去继续担任大赛评委的资格,这也是大数据在品酒中的应用。打分也是,所有的瓶子都会使用双编号系统来识别,以确保完全匿名;在评委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相同的酒品尝2次,如果这2次打分有很大不同,则可能会失去评委资格。”
与其他葡萄酒大赛相比,CMB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会后服务”方面。对于参赛酒品而言,评选结束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赛后如有相关人士对评选结果提出异议,大赛组委会有权从市场采买获奖酒市售品,并报送到法国认可委员会(Cofrac)的实验室中,同时组织一组酿酒学专家重新品鉴,将市面销售的酒品与获奖酒品进行品鉴比较。
如果酿酒专家品鉴结果仍有很大异议,那么组委会将把两种葡萄酒放在一起进行Cofrac分析,如残留糖、酒精含量、挥发性酸度和SO2。如果相关保准不符合要求,该公司将受到禁赛5年的惩罚。这样标准的执行,从根本上杜绝了参赛酒与市场售酒不同的多发性问题。
CMB会后质询环节流程复杂,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量,但在托马斯看来,这个环节却是必要的,“我们是唯一实施对获奖酒进行赛后资格确认的国际酒类赛事,这会牵扯到极其昂贵、繁重的物流费用以及分析费用。但无论如何,相信我们应该这么做。目前很多比赛的获奖比例都高得惊人,而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80%的参赛酒品都得奖,通常CMB的获奖比重不会超过27%。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的雄心就是要表明,CMB为行业成员与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真实可靠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CMB大赛的获奖标准采用双轨制,对于不同奖牌的酒品都有一个作为获奖基础的分值,如果达不到该分值,即使这款酒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也无法获得奖牌。这个设置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葡萄酒行业的“灾年”问题。托马斯指出,CMB大赛评选除了保持公正性外,还要保持获奖酒品品质,这是大赛组委会给消费者的承诺,也是大赛连续举办24年,并获得成功的立足之本。
托马斯表示,在即将到来的第25届CMB大赛,组委会将携手中国海淀区政府一起,办好CMB大赛,为消费者选出最合适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