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产区行——吃喝南澳
时间:2015-03-09 18:48:11 阅读:1187
越来越多产区国的葡萄酒走进中国市场,人们开始逐渐将关注目光不仅仅盯在以法国葡萄酒为首的老牌旧世界葡萄酒阵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寻找葡萄酒世界的新大陆。美国、澳大利亚、智利等新世界葡萄酒国家逐渐被人们接受,而澳大利亚,无论从葡萄酒产量还是性价比,都成为世界葡萄酒版图举足轻重的产区国之一。
2012年,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大陆的进口酒市场份额中,继续稳固占据第二的位置,仅次于法国。而且澳洲政府的葡萄酒局和旅游局也将澳洲葡萄酒之旅作为在华推介的重点之一,希望更多的中国旅游者能深度感受澳洲之美。
澳洲的春末夏初,正是葡萄开花时节,在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和澳洲旅游局的精心安排下,我和其他几位小伙伴们一起踏上了澳洲的土地,开始了一程精彩的葡萄酒与美食之旅。这次行程覆盖了澳洲最主要的精品酒产区南澳和西澳。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足迹,走进当地的农场和8个著名的酒庄,一起探究澳洲美酒美食之魅力。
到达葡萄酒主力产区南澳的首府阿德莱德,因为第一次来到澳洲,有些新奇,尤其是清洁的空气和通透的蓝天,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离开新雾都的环境体验。
接我们的汽车向位于Fleurieu半岛的Port Willunga的海湾驶去,目的地是一家有美丽海景的著名“农家菜馆”Star of Greece。没想到,开篇就有插曲:我们的行李拖车在行进中厢门大开,结果包括我在内的4位的行李遗失,结果好心的后车司机追了半天,赶上提醒我们。司机老哥回头找寻居然尽数找回,不由感叹民风纯良。
Star of Greece在海边高地,透过餐桌旁的窗户,远眺大海,视野开阔,窗框成了自然天成的画框,好一幅碧海蓝天的画作。小馆菜式以澳洲家常菜和海鲜为主。食材新鲜,简洁手法,美景相佐,还有很本地化的酒单,是当地颇有口碑的代表馆子。
Hardy’s Tintara Cellar Door
在南澳Mclaren Vale,Hardy’s Tintara是当地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酒庄。这次实地走访了这个几乎贯穿Mclaren Vale葡萄酒发展历史的标杆性酒庄。
在酒庄接待我们的是,哈迪集团白葡萄酒酿酒师Tom Newton和区域出口市场经理Christopher Mould.
Tom和Christopher告诉我们,酒庄成立于1861年,有趣的是创建者Alexander Kelly也是位医生,在澳洲不少知名酒庄的创始人是从医生职业转过来的,大约1863年,Thomas Hardy收购了该酒庄,同时将酒庄名改为现在的Hardy’s Tintara。在酒庄醒目位置,就有一尊Thomas Hardy的雕像。
酒庄的不少墙体的建筑石材颇有特色,棕褐色的石块,我问起这些材料的材质,陪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材质是铁矿石,质地很坚硬,也是当地的传统风格。”我开玩笑说,“难怪中国要从澳洲进口铁矿石,这石头看来遍地都是。”
酒庄的生产区,还有不少老式水泥发酵罐,虽已停用,不过也能想象得出当年的规模和工作场景。穿行酒庄各处,还能看到不少磨坊的遗迹,这些都记录着Thomas Hardy,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购磨坊转成酒厂的那段历史。
Tom提到,酒庄至今,在制酒方面还保留着传统,像柔和的开放式发酵和篮式压榨都是传承1863年时的最初技术,同时在时代发展中也不断融合进新的工艺和技术,现在酒庄也有采用不锈钢发酵罐和气囊式压榨机等现代设备。不过酒庄在做酒方面还是传承着“细心从容酿酒”的理念。
品酒记录:
白:
1、Sir James sparkling 2007
气泡细致,持久,吐司,烤坚果,柚子,桔子气息;气泡丰富,酸度中强,回味中长。
用的是瓶内二次发酵,手工除渣的工艺,其中和酒泥一起培养了5年。
2、HRB D651 Chardonnay 2010
烤坚果,奶油,香草,还有热带水果的气息;柔和圆润,酸度中强,细致平滑,回味长。
来自西澳和雅拉谷的葡萄。
红:
1、 Reynella Shiraz Mclaren Vale 2008
黑胡椒,黑巧克力气息;重酒体,单宁细腻柔和,酸度中强,庞大结构;回味长,有咖啡豆味道。传统的篮式压榨工艺。
2、 The Tintara Story Chapter 3, Cabernet Sauvignon ,Mclaren Vale 2009
李子干,甘草,西梅气息;中重力度的单宁,中重酒体,酸度柔和。
3、 Reynella Cabernet Sauvignon, Mclaren Vale 2008
黑醋栗等黑色水果气息为主,一些烟熏味道;重酒体,平滑细腻,酸度活跃,平衡,圆润,庞大结构,回味长。传统的篮式压榨工艺。
澳洲的春末夏初,正是葡萄开花时节,在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和澳洲旅游局的精心安排下,我和其他几位小伙伴们一起踏上了澳洲的土地,开始了一程精彩的葡萄酒与美食之旅。这次行程覆盖了澳洲最主要的精品酒产区南澳和西澳。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足迹,走进当地的农场和8个著名的酒庄,一起探究澳洲美酒美食之魅力。
到达葡萄酒主力产区南澳的首府阿德莱德,因为第一次来到澳洲,有些新奇,尤其是清洁的空气和通透的蓝天,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离开新雾都的环境体验。
接我们的汽车向位于Fleurieu半岛的Port Willunga的海湾驶去,目的地是一家有美丽海景的著名“农家菜馆”Star of Greece。没想到,开篇就有插曲:我们的行李拖车在行进中厢门大开,结果包括我在内的4位的行李遗失,结果好心的后车司机追了半天,赶上提醒我们。司机老哥回头找寻居然尽数找回,不由感叹民风纯良。
Star of Greece在海边高地,透过餐桌旁的窗户,远眺大海,视野开阔,窗框成了自然天成的画框,好一幅碧海蓝天的画作。小馆菜式以澳洲家常菜和海鲜为主。食材新鲜,简洁手法,美景相佐,还有很本地化的酒单,是当地颇有口碑的代表馆子。
Hardy’s Tintara Cellar Door
在南澳Mclaren Vale,Hardy’s Tintara是当地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酒庄。这次实地走访了这个几乎贯穿Mclaren Vale葡萄酒发展历史的标杆性酒庄。
在酒庄接待我们的是,哈迪集团白葡萄酒酿酒师Tom Newton和区域出口市场经理Christopher Mould.
Tom和Christopher告诉我们,酒庄成立于1861年,有趣的是创建者Alexander Kelly也是位医生,在澳洲不少知名酒庄的创始人是从医生职业转过来的,大约1863年,Thomas Hardy收购了该酒庄,同时将酒庄名改为现在的Hardy’s Tintara。在酒庄醒目位置,就有一尊Thomas Hardy的雕像。
酒庄的不少墙体的建筑石材颇有特色,棕褐色的石块,我问起这些材料的材质,陪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材质是铁矿石,质地很坚硬,也是当地的传统风格。”我开玩笑说,“难怪中国要从澳洲进口铁矿石,这石头看来遍地都是。”
酒庄的生产区,还有不少老式水泥发酵罐,虽已停用,不过也能想象得出当年的规模和工作场景。穿行酒庄各处,还能看到不少磨坊的遗迹,这些都记录着Thomas Hardy,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购磨坊转成酒厂的那段历史。
Tom提到,酒庄至今,在制酒方面还保留着传统,像柔和的开放式发酵和篮式压榨都是传承1863年时的最初技术,同时在时代发展中也不断融合进新的工艺和技术,现在酒庄也有采用不锈钢发酵罐和气囊式压榨机等现代设备。不过酒庄在做酒方面还是传承着“细心从容酿酒”的理念。
品酒记录:
白:
1、Sir James sparkling 2007
气泡细致,持久,吐司,烤坚果,柚子,桔子气息;气泡丰富,酸度中强,回味中长。
用的是瓶内二次发酵,手工除渣的工艺,其中和酒泥一起培养了5年。
2、HRB D651 Chardonnay 2010
烤坚果,奶油,香草,还有热带水果的气息;柔和圆润,酸度中强,细致平滑,回味长。
来自西澳和雅拉谷的葡萄。
红:
1、 Reynella Shiraz Mclaren Vale 2008
黑胡椒,黑巧克力气息;重酒体,单宁细腻柔和,酸度中强,庞大结构;回味长,有咖啡豆味道。传统的篮式压榨工艺。
2、 The Tintara Story Chapter 3, Cabernet Sauvignon ,Mclaren Vale 2009
李子干,甘草,西梅气息;中重力度的单宁,中重酒体,酸度柔和。
3、 Reynella Cabernet Sauvignon, Mclaren Vale 2008
黑醋栗等黑色水果气息为主,一些烟熏味道;重酒体,平滑细腻,酸度活跃,平衡,圆润,庞大结构,回味长。传统的篮式压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