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葡萄酒市场活跃 散装葡萄酒下滑
时间:2012-12-24 12:05:41 阅读:188
2011年1月-9月,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趋向分析:今年第三季度进口葡萄酒依然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平稳发展,从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1-9月份进口葡萄酒总量26.54万千升,已接近2010全年的进口量,预计2011年进口葡萄酒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已不是大问题。 第三季度:瓶装酒市场活跃 散装酒下滑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9月份,葡萄酒进口总量为26.54万千升,同比增长31.51%,进口金额为9.97亿美元,同比增长89.90%。其中瓶装葡萄酒(2L以下)进口量为16.83万千升,同比增长60.3%,进口金额为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散装葡萄酒(2L以上)进口量为9.71万千升,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口金额为1.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第三季度是一年销售旺季的开始,瓶装进口酒市场表现异常活跃,7-9月份,瓶装酒进口量为6.47万千升(第一季为5.04万千升,第二季为5.32万千升),高于前两个季度22%,进口金额为3.64亿美元(第一季为2.69亿美元,第二季为2.65亿美元),增长了37.7%,散装酒市场在第三季度继续下滑,进口量为3.06万千升(第一季度为3.34万千升,第二季度为3.32万千升)下降了8.5%,进口额为0.31亿美元(第一季度为0.35亿美元,第二季度为0.33亿美元),下降了11.2%,数据显示,散装酒进口正在逐步放缓。 瓶装酒:量价翻番 法国酒过半 1-9月份,瓶装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依然是法国,进口量为8.25万千升,同比增长71.88%,占进口瓶装酒总量的49.02%,进口金额为5.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15%,占进口瓶装酒总金额的55.96%。除法国之外,澳大利亚、意大利、智利、西班牙和美国是瓶装葡萄酒进口的主要国家,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西班牙葡萄酒进口量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了81.16%,澳大利亚葡萄酒增速最慢,为28.81%。 据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数据统计,自去年7月至今年6月,中国的波尔多葡萄酒进口总量高达4.04万千升,交易额增长至5.57亿欧元,成为波尔多葡萄酒第一大出口国。由此看出,中国市场对法国名庄,尤其是名产区葡萄酒的需求有增无减,消费者对法国葡萄酒的渴求与偏爱并没有随着市场的开放而改变。 Vinexpo年度葡萄酒烈酒市场调查表明:澳大利亚生产的顶级酒已不被收藏者长期投资所看好,而西班牙和美国葡萄酒份额上升的原因之一是上述两国专营店的不断上升,意大利葡萄酒协会多年来在中国的推广也加大的消费者对意大利葡萄酒的兴趣,智利酒以物美价廉而广受消费者欢迎。 散装酒:增长放缓 西班牙居首 相对于瓶装酒进口的火爆,散装酒进口量正逐渐放缓,与去年同期持平。散装酒进口酒发生很大变化,近几年一直稳居首位的智利葡萄酒,在第二季度被西班牙赶超,致使1-9月份,西班牙葡萄酒以绝对优势超过智利,成为中国散装酒市场最大的进口国。 1-9月份西班牙葡萄酒进口量4.5万千升,同比增长了100.89%,占进口散装酒总量的46.34%,进口金额为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73%,占进口散装酒总金额的30%。其次是智利、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美国为主要进口国,其中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智利和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进口量同比却下降了38.65%和57.56%。 上海:高端酒的主力市场 进口瓶装酒最大的市场仍然是上海等沿海大城市,1-9月份,通过上海海关进口的瓶装酒达到6.06万千升,同比增长52.27%,金额为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3%,分别占总进口的35.8%和41%,其次是深圳海关、北京海关、广州海关、厦门海关和青岛海关,各海关进口量同比均大幅度增长,其中厦门地区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8.1%,深圳、北京海关增长均超过八成。 从各地区对瓶装酒的需求量来看,葡萄酒高端消费仍然集中在各大主要城市,尤其是上海,进口量虽增长五成,进口额却翻了一倍多,显示出对顶级葡萄酒及酒庄酒的消费实力,也成为高端葡萄酒消费的主力军。上海葡萄酒成熟的消费氛围吸引了国外众多品牌的进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进口葡萄酒品牌约有300个,这也是上海葡萄酒市场更加开放,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平价葡萄酒:消费需求降低 国内市场,青岛地区是散装酒主要的目的地,1-9月份进口散装葡萄酒4.3万千升,同比增长19.4%,金额为0.42亿美元,同比增长44.8%,分别占总进口的44.3%和42%,其次为天津海关、石家庄海关、天津海关、上海海关、广州海关。 进口葡萄酒市场因为瓶装酒的快速增长,散装葡萄酒开始放缓,1-9月份,散装酒两个重要的关区——天津和石家庄,首次出现进口量下滑。业内人士表示,散装葡萄酒因为安全和进口手续比较麻烦的原因,经销商已不太喜欢大量进口散装酒,另外,国外酒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也一改出口散装酒的做法,转为进口成品酒。酒质越好利润越高,散装酒进口近一段时间会保持现状。 进口酒市场:增长快 隐患多 数据显示,2011年瓶装酒的进口量已远远超过散装酒,进口金额也在不断攀升,除进口葡萄酒品质提升的因素外,更大的原因是国外名产区名酒庄顶级酒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正在慢慢由低端消费群体走向高端消费阶层。然而,中国市场也并非想像得那么美好,快速增长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隐患。 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文化的差异,饮食的不同,让许多进口商感觉在管理和推广上力不从心,尤其是不知名小酒庄的葡萄酒很难一下子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无法找到合适的销售销道,徘徊在市场边缘,举步维艰。在一些内陆城市,各式各样的葡萄酒专营店林立在大街小巷,据经销商反映,经营却是一般。目前,在国内,进口葡萄酒销售还是以团购为主,零售市场仍然平淡。 在中国,消费者提到进口葡萄酒,首先想到的还是法国,喝葡萄酒依然是要名气不管口感,让法国之外的许多酒商感到苦恼,如意大利和西班牙葡萄酒即使拥有像法国酒一样的品质,却很难与法国酒相提并论,这也是法国瓶装酒遥遥领先,占据进口瓶装酒总量半壁江山的最大原因。 业内人士称,消费者对法国酒的偏爱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市场的开放与多元发展,而对中产阶层进行葡萄酒文化消费普及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一群体成熟起来,才会带来坚实稳定的市场氛围,高端市场才能进一步开放。 进口葡萄酒的快速增长,许多酒类经销商认为:并不是目前中国消费者喝得酒多了,而是投资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了,随着国际葡萄酒交易市场不断刷新的记录,葡萄酒成为国内最热门的投资品种,由原来的消费品慢慢演变为炒作工具,只炒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