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与葡萄酒的绝妙搭配

时间:2012-12-26 11:01:28  阅读:1598

  谁都不曾料想到,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会在短时间内引爆“吃货”们的胃口。昨晚,《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了最后一集。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一部纪录片为什么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寻找美食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故事呢?昨天,记者采访了该片的主创人员。   提及《舌尖上的中国》的诞生,总导演陈晓卿感叹赶上了好的时候。“去年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成立,需要各种类型的纪录片,我就报了这个选题。”陈晓卿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20多年,以往拍纪录片,选题更多是领导派下来的,这是他第一次自己上报选题,而且通过了。   当古装穿越、宫斗、婆媳等电视剧大行其道之时,“人淡如菊”的纪录片大多时候都与“热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的确,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看,《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但是,从14日起,每到晚上22点30分,“舌尖上的中国”这五个字,正成为微博上最热闹的词汇。一时间,全中国的“吃货”们都集体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在微博上骂着央视不安好心,半夜三更用美食诱惑全国观众,一边流着口水,不愿放过屏幕上任何一个美食的镜头。说到这,大家一定很好奇,葡萄酒该如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搭配呢?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里,葡萄酒基本上只与西餐相配,鲜与中菜相配。我国传统的餐酒常常是白酒等烈酒,但从味觉的生理分析来看,烈酒佐餐幷不完美,高度的酒精会使味觉麻痹。在西方,烈酒是餐后酒,而非佐餐酒。   与西餐配酒主要看原料,在中菜中,芡汁在对葡萄酒的选择上起主导作用。中菜有八大菜系,即使是同一种食物的做法千变万化,不同做法的酱汁芡汁区别很大,也是食物味道相差甚远的原因。根据芡汁的酸甜苦辣咸,搭配相应的合适的葡萄酒,可以达到不同享受。   葡萄酒与中菜搭配有三忌:一忌茶、二忌甜、三忌酸。绿茶、青茶、红茶,如常见的铁观音、乌龙、龙井等,会抢去酒的味道,一口茶一口酒,红酒会变得苦涩,浪费佳肴,建议饮用矿泉水。熟普洱例外,它对酒的味道影响不大。   甜的食物会令酒变得酸,所以,太甜的食物不宜配红酒,如果吃冰糖圆蹄,只用更甜的酒,或者吃那道菜暂不饮酒。酸也是葡萄酒的大敌,吃酸后酒会更酸更苦涩,不过少许的陈醋却问题不大。辛辣的食物会使酒变得花香撩人,也可以令偏甜的酒变得较为均衡。   海鲜和贝类:搭配香槟和不甜白酒最为合适。   鸡肉和猪肉:这两种肉口味细微,但也有很多变化。当使用清淡的调味料或快炒时,以上所有的建议都很好的搭配。但猪肉如被烤成"叉烧",那么搭配一瓶清淡到中稠度的红酒将会更好。   广东点心:如果是油炸的点心,搭配香槟和清淡,新鲜的白葡萄酒。如果是蒸的虾子、豆腐皮,鸡肉或猪肉,则可搭配怀瓶中稠度到浓郁丰厚的白酒。如果是芋头角、烧鸭和其他肉类,那么搭配红酒较好。   鸭肉:鸭肉在中国菜中是颇普遍的,包括四川菜、广东菜、北京菜和潮州菜。如果是熏鸭或烤鸭,可以选择清淡到中稠度的红酒。   四川菜:四川菜通常又辣又油,如果使用白肉或是海鲜贝类,可选择香槟或新鲜爽口的白酒。如果是其他材料,则搭配Rhone红酒。   鱼翅:香槟是最完美的搭配,当然在汤中还要加上一滴干邑白兰地。   面:以海鲜和贝类为主的面可选择中稠度到浓郁丰厚的白酒(请参考"海鲜和贝类"),如果是让你无法抗拒的广东牛肉烩面,则搭配中稠度到浓郁丰厚的红酒。   香菇:菜肴中如果带有大量的香菇,红酒是最佳搭配。   咖哩和其他辛辣食物:当菜肴中有太多辣椒和椰浆时,避免搭配葡萄酒。如果食物不是很辣,可依据菜肴中的成份,看看是海鲜、贝类、白肉或红肉选择香槟,或带点辛辣的白酒或简单便宜的红酒。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