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澳洲葡萄酒运营中的三个误区

时间:2012-12-26 11:05:38  阅读:649

  澳洲葡萄酒行销全球,但在中国市场却遭遇瓶颈,这个瓶颈就是澳币升值。初入门的澳洲酒运营商伤不起啊!我们运营商跟经销商谈战略,他跟你谈利润;你跟经销商谈品牌,他跟你谈返利;你跟经销商谈布局,他跟你谈进场费和促销员工资。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经销商都跟自己情投意合,毕竟他们都是利益主导的。正好像之前网上一个段子所说的那样:谈恋爱算什么本事,敢不敢直接跟我结婚。经销商才不想听你的甜言蜜语,畅想人生,他们想马上就看到你的诚意,聘礼下下来马上就跟你走。他们不仅是想结婚而且是打算闪婚。   即便如此运营商也不能谴责他们的唯利是图,毕竟人家所面临着的是一线战场的真实杀戮,没有先进武器不敢冲锋陷阵。在与他们的合作与接触中,我也总结了一些近年来正在运营澳洲葡萄酒的运营商经营中步入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把澳洲酒当成艺术品来做。一些运营商进了澳洲葡萄酒拿它当艺术品做,做品鉴会,找品酒师给评价做包装,但是没有用,还是卖不出去。澳洲酒属于二线并不像法国酒,有历史有文化,但是好在它浅显易懂,上手容易,但是如果硬要把它抬到一个艺术品的高度,去跟法国酒一样讲酿酒师,讲酒堡,讲历史传承,那力气就没用对地方,操作澳洲酒就应该把它当商品操作,讲营销铺市场才是王道。   误区二,盲目地屈从于市场。所谓盲目屈从说白了就是像开头我说的那样,经销商想要闪婚,那我就跟他闪婚。但是闪婚一般没有好下场,特别是当女方只图财不讲感情的时候。你给经销商五十的进价,他说隔壁王大爷的智利酒只要三十,于是你说那好我也给你三十,他就说那买一件送一支行不行?于是你就在跟他的讨价还价中无止尽博弈下去……   误区三,不研究产品特点就大范围撒钱。很可惜,我们很多的投资者都死在这上面。他有概念有理想,在蓝图中我要做一个品牌,要这样要那样什么都设计得很好,但是他把品牌这个东西看得太简单了,品牌不是钱堆出来的,至少不是简简单单用钱堆出来的。你看到奔富去攻终端市场,你也去做终端市场,奔富有钱,那我也往里面砸钱。这样是不是就行得通呢?奔富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市场的,你的产品呢?奔富的产品结构有多么完整,你的产品呢?奔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有多高,你的产品呢?奔富的投入是有销量做支撑的,而你没有。一回、两回,投资人看不到前景,然后……其实就没有然后了,你悲壮地成为了一个无人知道的传说。   在欢天喜地地开始冲进来之前,先了解一下你的目标市场,了解一下你的产品,了解一下你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大概就能把这些错误规避掉大半吧。   期待着澳洲酒能扬长避短,龙年好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