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没的好年份

时间:2012-12-26 11:07:20  阅读:1477

  1998和2008的波尔多真像一对倒霉兄弟,它们分别被接踵而至的特优年份压得抬不起头来。 在一大票波尔多酿酒师的记忆里,2008这个年份暗含一抹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意味:先是4月份因为天气偏冷导致霜害出现,接着整个5月在多雨、湿冷的环境中度过,对于葡萄的生长条件十分不利。到了6月花期开始时,继续蔓延的雨水和低温造成了落花、果实僵化的情况。7月以后的天气没有那么差,按照法国酒评人Michel Rolland的话来说,是“比2007年同期要好,但也称不上实实在在的好”。葡萄成熟的过程,漫长得让人心焦,无论红葡萄品种或白葡萄品种都面临延迟收获的考验,而2008年的收获期之长,几乎也创下了波尔多之最——早熟的从10月初开始收,晚熟的要到10月末收,视乎天气状况,还有一部分生命力顽强的葡萄被留到11月初才采摘。   以戏剧化的天气条件作为背景,2008年酿出的波尔多红酒更能反映出来自后天、人的心思和努力所带来的影响。它具备优秀年份葡萄酒应有的特征,有着甜美的果味、圆滑的结构,以及紧致的单宁。由于不得不减产、以迟收法培养果实的关系,当年的酒在糖分和单宁双方面都呈现了理想的成熟度,意外地使人感到惊喜。   现在开始谈2008年波尔多的杯中表现如何,似乎为时过早,毕竟这是个具备好酒潜力的年份,值得多花一些时间陈年再做品尝。不过,在本月圣埃米利永、波美侯、弗龙萨克这三个右岸菁华产区联合举办的品鉴会上,主办方出其不意地拿出了2008年和1998年两个年份做垂直对比,过程精彩有趣,值得细述。   当日品鉴的酒款主要来自Saint-Georges Sain-Emilion、Canon Fronsac、Saint-Emilion Grand Cru Classe三个不同的AOC,两轮会饮都使用同款酒,唯独不同的是隔着十年光景。一款是尚处于摇篮中的新生婴儿,另一款则已经显露出老酒的风范。令我很感兴趣的是2008年和1998年,这一组年份之间的共性以及时间所赋予它们的差异。根据James Lawther MW撰写、Hugh Johnson主编的《波尔多》一书中给出的评分参考,2008年与1998年分别得到了四颗星。这算是很不错的评价,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以降,获得四颗星的年份并没多少,而五颗星仅有1982年、1989年、1990年、2000年、2005年,甚至连出类拔萃的2009年也只拿到四星半的成绩。   与2008年相比,1998年的气候条件显得更平和,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灾害出现,当年的8月异常炎热,到了9月底的时候,酒农就已经完成了美乐的采收工作。这一年对于右岸,尤其是对美乐品种分别占据总收成70%和80%的圣埃米利永、波美侯两地而言,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特优年份,因为较早成熟的美乐幸运地躲过了赤霞珠采摘期间的大雨。   实际喝起来,两个年份间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1998年的圣埃米利永,风格类似于一种老派的优雅,入口清新,但缺乏重量感、深度与持久度。相比之下,2008年的果味更为浓稠,风味集中度和余味都更胜一筹。其中有两支酒——1998年的Chateau Calon与2008年的Chateau Laniote尤其值得一提,这两款酒的多变和难以捉摸,亦令我对于中等酒体葡萄酒有着单一维度的刻板印象得以改观。在开瓶一个半小时后,1998年的Chateau Calon进入巅峰状态,香气和味道由草莓、花香为主,渐渐转变为泥土、动物皮革,再改为老芝士和臭豆腐,最后走向衰败。2008年的Chateau Laniote起初的香气和口感类似于覆盆子、野味、烟草,在开瓶一个小时后忽然彻底改头换面,散发出浓烈的香草与奶油的香气,喝到嘴中的滋味像极了香草冰激凌。它成了整个夜晚最受到欢迎也最长情的酒,直到散席时还未有疲态显露出来,想必陈年潜力同样不会令人失望。   从某个角度来说,1998和2008这两个年份真像一对倒霉兄弟,它们分别被接踵而至的特优年份压得抬不起头来,让人没有办法不为之叫屈(2008年的情况尤其明显,列级庄的零售价整体不到2009年同款酒的一半)。与此同时,命运安排的偏差、期酒买手的薄幸,也让那些喝酒时带着点探险精神的饮者,得到不少淘宝的乐趣。于我而言,后者算是一种实在的福气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