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的“车房酒”

时间:2012-12-26 11:05:29  阅读:629

  随着世界各地的酒客对葡萄酒的热爱和认真程度加深,葡萄酒业的发展愈趋百花齐放。要分析个别酒区、酒庄或品牌的成功因素,非要写一篇篇的论文不成,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酒客的口味和认知愈见成熟,不是资本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或著名品牌才能俘虏酒客的心,只要是质量佳,策略清晰的小型酒庄,已经有机会成功。   今年兴起一个名词:车房酒(Garagiste),这名词源自法国波尔多右岸St-Emilion,又称microchateau,即是“蚊型酒庄”,是指那些产量极少,少到可以在家中车房完成制酒,这由九十年代末开始冒起。这批车房酒风格跟传统的酒非常不同—颜色极深,用木慷慨,因此新橡木桶味道浓郁。因为这是显示庄主的手工和用心,果实选品过程严谨,每株葡萄产量非常低。酿酒时,发酵和连皮浸泡时间一般会较传统的短,以木桶发酵,并用百分百新橡木桶陈放酒液十五至十八个月不等,尽量保持小幅度过滤,或甚至不进行过滤过程,以保留风味。因为历史不长,这些酒的陈年能力还在酒庄和酒评家的观察之中。车房酒味道浓郁,果味澎湃,刚推出便很受市场欢迎。某些有名气的传统酒庄主人也想尝试创作独特有趣的酒,也开始分身酿制车房酒。   酒界称以上这些酒为新派的车房酒,名词竟然不胫而走;渐渐地,在世界各地产区一些产量少、具创新风格的酒均被标签为车房酒。美国、澳洲等新世界产区亦慢慢地涌出一批打正车房酒旗号的酒庄。另外,这些地区有愈来愈多“兼职”酒庄主人,他们多是专业人士,平日在大城市上班,周末会开车走到酒乡,享受一下大自然和造酒的乐趣,这个也是车房酒庄冒起现象的原因。由于很多车房酒主人较年轻,在酒业的经验未必及得上其他大型酒庄,车房酒庄之间或会结合成一个团体,经常聚集一起分享经验,也有共享厂房,更会一起进行推广活动,增加经济效益。   MOVI成员充满活力,更不被造酒传统规范,有很大的自由创作空间,配合智利天然的造酒优越条件,酿出有趣独特的产品。   我去年到智利考察时,遇上一个叫MOVI得组织,是我接触的第一个代表着一群智利车房酒主人的组织。MOVI全名是Movement of Independent Vintners,于2009年6月在圣地亚哥厅成立,创会会员是十二位志同道合的酿酒师(到现在委员已经增至十六位)。要加入MOVI,必须要是产量少,由独立的酿酒人持有,要以人为本和酿制优质葡萄酒为前提。申请入MOVI的其中一个重要程序,是要让委员会品尝酒,通过后,并符合其他条件,才能正式加入组织。   我跟MOVI的多位会员接触过,他们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法国人,虽然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目标一致,而且都有一份亲切、有活力、开朗和踏实的气息。我品尝过会员的酒,其中多家酒庄的质素极高,有机会我会在此分别详细介绍。   现时MOVI旗下酒庄的酒尚未全力进军大中华市场,我期待在不久将来能在这里的餐厅或商店看见这些高质量且充满活力的品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