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辉煌:马德拉葡萄酒
时间:2012-12-26 11:05:07 阅读:702
马德拉葡萄酒(Madeira),也许很多人对其都很陌生,但是在18世纪,它是欧美人眼中的珍宝。马德拉葡萄酒是保存时间最长、味道最辛辣、最有活力的葡萄酒,它曾经跨越海洋,甚至横贯赤道。 然而,不同于在适宜的气候、理想的土地、辛勤的呵护下的佳酿,马德拉葡萄酒是十分特别的。这里葡萄的生长环境可以说是极其恶劣,甚至是历经磨难、惨遭“虐待”。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马德拉葡萄酒仍在历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佳酿是它们的市场造就的――这句话就是马德拉葡萄酒的真实写照。 马德拉葡萄酒诞生记 马德拉葡萄酒产自摩洛哥外海的马德拉群岛,马德拉群岛位于非洲西海岸外,北大西洋上一个属于葡萄牙的群岛。马德拉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也是距离海岸最近的岛屿。 相传腓尼基人(Phoenician)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发现马德拉岛了。腓尼基人是一个喜欢航海经商的民族,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行遍地中海的每一个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都能见到腓尼基商人的身影。古代罗马百科全书式作家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所著的《自然史》中曾提及腓尼基人知道一个叫做“猩红群岛”的地方,这个名字可能来自与古代欧洲获得猩红色用的龙血树(Dracaena angustifolia),而龙血树正生长在马德拉岛上。 追溯对马德拉群岛的文字记录始于14世纪,资料记载是一位热那亚人首次发现的。1418年,葡萄牙船长萨尔可(João Gonçalves Zarco)在前往西非途中,被暴风吹离了航线,在一个小岛上着陆。经验丰富的热那亚领航员佩雷斯特雷洛(Bartolomeu Perestrelo)判断这是个相当大的海岛,并给了这个岛一个意大利名字:洛莱纳姆,也就是“树木岛”的意思,而葡萄牙语“树木”一词则是马德拉。 他们将这个岛屿的情况报告给了葡萄牙亨利亲王。亨利亲王任命萨尔可为马德拉群岛的总督,并要求他对这个群岛进行殖民开垦,种植甘蔗和葡萄树。为了开垦荒地、清除杂草树木,马德拉的定居者们开始放火烧山。据说,那里的大火一直烧了7年,把整个森林都烧成了灰烬,但是却留下了营养极为丰富的木灰。 14世纪,甘蔗和葡萄是东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收入来源,而在这个时候东地中海地区越来越多的地方陷落到了土耳其人的手里,各国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陆地,在这个扩张的时代,大西洋的众多岛屿,一个个成为大国的殖民地,像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亚速尔群岛(Azores Islands)、马德拉群岛等等。当中,加那利群岛第一个拥有葡萄酒市场,也是因此出名的群岛。不过将这个岛屿变为殖民地,让西班牙人花费许多工夫,加那利群岛上的土著居民,尽管还生活在石器时代,依旧对外来入侵者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抵抗,直到15世纪末,反抗才被压制下去。 相比,葡萄牙对马德拉群岛的殖民统治就容易许多,因为当时马德拉群岛荒无人烟,没有人类居住。在这里,从海岸线到高达1800米的峭壁,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在森林笼罩下,它的气候与同纬度的400多公里之外的撒哈拉海岸完全不同,二者虽然都很温暖,但是马德拉群岛却从来都不缺少降雨,而且这里的土壤也非常肥沃。 马德拉葡萄酒产业的逐渐兴旺始于16世纪,马德拉从塞浦路斯、克里特岛和西西里岛引入葡萄苗。颜色深褐、口味浓烈,从干涩到甜味的各类型马德拉葡萄酒,在17世纪已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在热带气候环境中马德拉葡萄酒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还可以长时间保鲜,酒中淡淡的酸味喝起来很爽口,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飞跃般的发展 马德拉葡萄酒逐渐为人所共知,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马德拉群岛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首先,由于葡萄牙人对巴西的殖民开垦和黑人奴隶的奴役,巴西的甘蔗种植园生产出大量质优价廉的蔗糖。到16世纪70年代,马德拉群岛的人们发现与种植甘蔗相比生产葡萄酒更合算,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不过当时酿造的马德拉酒味道寡淡,酸味尖刻,得不到英国人的欣赏。在莎士比亚的作品《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主人公福斯塔夫就用马德拉葡萄酒来洗他的寒腿,足以看出英国人对马德拉葡萄酒并不倾心。 其次,马德拉葡萄酒的成功,英国的介入功不可没。17世纪英国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岛大力开发种植园,处于贸易和殖民扩张时期,从北美海岸向南到西印度群岛,英国的各个殖民地对葡萄酒的需求量很大。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统治时期,为了同荷兰抗争,排斥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批准政府发布了《航海条例》,殖民地的船只只能到英国去采购他们所需要的任何货物,英国船只垄断从欧洲到殖民地货物的海上航运。不过,查理二世却把马德拉排除在外。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人们有许多猜测:有人说这是他对葡萄牙王后的尊敬,也有人说事实上马德拉属于非洲而不属于欧洲。 更重要的原因,是马德拉绝对优势的地理位置,使马德拉群岛成为大西洋上的一个重要的航海中继站,几乎每一艘向美洲西行的航船都要在这里停靠,有时甚至只是为了补给淡水。这一切都是由风来决定的:盛行风(自西向东刮)的存在使得越过北大西洋向西逆风航行简直在进行苦难的历程。所以船只必须先南下抵达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之间,然后航船即可凭借这里的东北信风,向西直行,所以几乎每艘航船,都可以进入马德拉装载那里的葡萄酒,然后向西行驶。 18世纪中期,马德拉增添了另一个市场:英国新占领的印度殖民地。同前往美洲的航线一样,马德拉位于前往东印度群岛的航线上。19世纪初,马德拉大约有一半的葡萄酒都是穿越赤道、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再次穿越赤道的。而且,在东印度群岛也同样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磨砺中形成的马德拉风格 如果马德拉葡萄酒永远停留在美丽的小岛的乡土上、或者仅仅远游几百公里到达欧洲,那么它独特的品质可能永远也不会展现出来。 早在运往美洲和东印度群岛之前,马德拉葡萄酒的味道相当清淡,除了它酸酸的味道之外,并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由于航行时间长,为了使葡萄酒保质时间更长,毫无疑问,人们会在里面添加白兰地之类的蒸馏酒,这样会使本来就很稳定的酒更加稳定,同时更加甘美。于是,这样的饮用方式便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依然有人喜欢这样的方式。 而后,人们发现了高温对马德拉葡萄酒的好处:为了卖到一个好价钱,一些商人开始把葡萄酒在岛上储存起来,使它变成陈年老酒。由于没有冰窖,他们就把酒桶放在户外,或者房屋的阁楼上;而另一些商人则在把葡萄酒运输到目的地后,把大桶里的葡萄酒用吸管吸到用柳条罩着的大玻璃坛子里或者大玻璃瓶里,然后再把这些酒坛子放在露天,没有任何氧化防护措施。商人们虽然对葡萄酒进行了这般“虐待”,但是,葡萄酒却变得更平滑、辛辣了。 到了18世纪下半叶,人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如果航船载着葡萄酒进行一次穿越大西洋或者赤道的航行,会使葡萄酒喝起来更有滋味的话,那么进行两次这样的航行可能会使葡萄酒更好喝。当时的人是这样坚信的,乐此不疲地进行着这样的长途运输,葡萄酒被作为压仓物放置于船底,并在航行前加入一两桶白兰地使其能经受住长时间的航行。船只穿越赤道后返航,事实证明葡萄酒的确变得格外醇香,并在18世纪成为最受美洲殖民者欢迎的葡萄酒之一。历经数百年,现在产于18世纪的马德拉酒醇香依然。 由于马德拉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要穿越大西洋,不仅费了很大周折,而且还需要一大笔开支,这就使人们不可避免地想走捷径。因为马德拉葡萄酒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把它放在高温的环境下,“炕酒楼”应运而生:一个配备有可以使热水循环的大火炉的房屋。人们把装满葡萄酒的大桶高高地堆放在这“炕酒楼”里,把它们留在这热得令人窒息的房屋,储藏几个月。这样,既能保证葡萄酒处在热带的环境之中,又没有海洋的颠簸,更不会有那种臭气熏天的舱水的浸润。 起初,人们认为“炕酒楼”炕的葡萄酒比不上漂洋过海的。但事实上,“炕”酒的品质的确不错,储藏了100多年的“炕”马姆齐葡萄酒(Malmsey,酿造马德拉葡萄酒的一个葡萄品种)至今仍然魅力不减,充满了朝气与活力。似乎没有人再利用传统的方法酿造马德拉葡萄酒了,也许这就是马德拉葡萄酒的命运之所在。 到19世纪后期,马德拉的葡萄园遭受了重大病害侵袭,无情阻断了葡萄酒贸易,再加上20世纪初美国实施的禁酒令,进一步将马德拉葡萄酒推向了悬崖。人们开始豪爽地喝起了波特(Port)和雪莉(Sherry)葡萄酒,马德拉渐渐被遗忘。不过,庆幸的是马德拉葡萄酒的惊人稳定性,至今我们仍有机会从某位收藏家的酒窖中一睹马德拉葡萄酒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