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许多市民喜欢自己购买新鲜葡萄来自酿葡萄酒,眼下这些葡萄酒陆续可以开罐品尝了。而网上自酿葡萄酒甲醛超标的传言让这些喜欢酿酒尝鲜的市民多了一份担心。事实究竟如何?自酿葡萄酒真如网上说会产生有害甲醛么?小编带领大家请专家们通过实验来求证一番。 专家称,此前从未听说过葡萄酒内含有甲醛这一说法,但是自酿葡萄酒内含有甲醇倒是事实。他怀疑,会不会是网络的报道误将甲醇认为是甲醛?他解释说,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307-2006中并没有对甲醛含量进行限量,而甲醇含量是发酵酒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中对甲醇含量有明确规定,要求每升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必须小于或等于400毫克。 葡萄酒企业在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常常会加入商业用果胶酶,这些果胶酶的加入可以使部分果胶物质进一步分解,提高葡萄汁的出汁率,而果胶会让水果中的羧基甲脂成分进一步降解出甲醇。甲醇是一种有害物质,假如含量高会引起慢性中毒,如失明等。但市民自己酿的葡萄酒一般不会去添加商业果胶酶,因此甲醇超标的机会几乎不会发生。
.jpg)
为了您的自酿葡萄酒更加安全卫生,小编向您介绍自酿葡萄酒的正确方法。 首先选择没有病害的葡萄原料,一颗颗进行认真清洗后,再把葡萄弄碎后装瓶盖好。 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产生的,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葡萄首次自然发酵,再隔6至18天,换罐或换瓶,进行“二次发酵”。 最好使用玻璃材质的广口瓶,第二次发酵时间大约为一个星期,经过静置澄清后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装进小瓶储藏饮用。 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葡萄酒在酿制的过程中,不能加水或加酒。吴天祥教授提醒,家庭自酿葡萄酒是,应进行原汁自酿,加水或加酒都是错误做法,同时由于整个过程没有进行完整工业化杀菌,不能控制微生物滋长,很容易发生霉变,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