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惊现新型艾滋病 鸡尾酒疗法可重建艾滋病人免疫系统
时间:2012-12-26 11:02:58 阅读:927
据报道,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正在美洲大陆蔓延,因为感染者在患病初期与艾滋病患者的症状类似,有专家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 这种疾病其实名叫查加斯病,是一种由单细胞寄生虫造成、由昆虫叮咬传播的热带疾病。被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心脏和食道组织发炎,约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心脏或肠道过度肥大,进而引起心跳骤停或猝死。
根据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热带病专家称,这种疾病目前在美洲的爆发形态十分类似于早期艾滋病的传播,因此也查加斯病也被叫作了“新型艾滋病”。 同艾滋病一样,查加斯病可通过血液或母婴传播,而且通常具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除非患者发现得早,并经过3个月的大剂量药物治疗,否则基本不可能治愈。 目前美洲大陆已有约800万人感染上了这种“新型艾滋病”,大部分分布在墨西哥、中美、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其中美国的感染人数已经达到30万。 而据泛美卫生组织称,查加斯病是一种“穷人的疾病”,在贫穷区域发病率较高。由于危害大、感染人数多以及难以预防等特点,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将其列为五大被忽视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之一。 鸡尾酒疗法是指像西方调鸡尾酒一样,根据一定的规律性把三种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治疗艾滋病的疗法。绝大多数艾滋病人通过鸡尾酒疗法的治疗,基本可以重建其免疫功能,继续坚持用药控制,就能像健康人一样长期生存。 艾滋病人免疫系统能够重建 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罪魁祸首,它侵犯的是人类免疫系统的指挥中枢T4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从而使人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直至最后死亡。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艾滋病病人T4淋巴细胞功能的丧失是不可逆的,这就等于承认艾滋病是真正的不治之症。 现为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李太生博士,从研究艾滋病起就不愿接受这一悲观结论。1997年留法期间,就在法国导师、著名的免疫学专家奥特朗女士的指导下,观察用鸡尾酒疗法恢复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可行性,发现用鸡尾酒疗法能够全部或部分恢复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于是与导师一同在世界首先提出艾滋病人免疫功能重建理论,引起国际医学界的轰动,并被广泛接受。这一发现被认为在艾滋病的治疗上打开了希望之门,在艾滋病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99年回国后,李博士对中国艾滋病人免疫改变及免疫功能重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到如今,恢复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恢复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 美国最早接受鸡尾酒疗法的,是以篮球明星约翰逊为代表的一批病人,他们在8年后的今天依然健在。当然他们不能间断治疗。李太生博士说,对中国艾滋病病人接受鸡尾酒疗法后的免疫恢复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