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细 中国红酒怪现状之“拉菲现象”
作者:wine红酒网 时间:2014-12-03 23:24:16
一、拉菲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说,拉菲红酒之于中国富豪,就像LV手袋之于中国富婆一样。
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最近在《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27期)发表《名酒怪象》,剖析了中国的“拉菲现象”。文章指出:“商业应酬中的酒精类消费造就了独特的中国现象:对拉菲葡萄酒的巨大需求。”
而且,一种更独特的“拉菲现象”是:大家只喝1982年的拉菲。谢国忠写道:“造假者对仿制传奇的1982年产拉菲情有独钟。很多中国有钱人都买了这种酒。”
在某种程度上说,拉菲红酒之于中国富豪,就像LV手袋之于中国富婆一样。但不同的是,每当有位女士买了一只LV手袋,其他女士手上的同一款手袋会随之贬值;而每当有人打开一瓶1982年的拉菲,世界上剩余的1982年份拉菲的身价则会立即上升若干个百分点。因为一家酒庄每个年份的产量是相对固定的,1982年的拉菲卖得再好,也不可能再产1982年的拉菲,除非是造假。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酒质会变得越来越好(LV手袋则会磨损),存量却越来越少,价格也就必然越来越高。
也许大家难以置信,1982年的拉菲在1983年的售价(橡木桶陈酿阶段的期酒交易)仅为一箱(12瓶)255英镑,一瓶平均21.25英镑。到1998年,在香港影片《龙争虎斗》中,大富豪陈嘉南在夜总会请客时,要了4瓶1982年的拉菲,连同11位小姐的台费,总共花费了83200港元。——但由于我们不知道那11位小姐的台费是多少,所以无法得出拉菲的精确价格。不过,据Liv-ex(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去年1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1982年份拉菲在1999年12月31日的交易价格记录为一箱2613 英镑,一瓶平均218英镑。Liv-ex这份报告同时显示,1982年份拉菲在2009年11月30日的交易价格记录为一箱25000英镑,一瓶平均2083英镑。从1999年到2009年的10年间,增长率高达857%,成为21世纪头10年英国市场投资回报最高的商品,超过了英国股市表现最好的英美烟草(增长率454%),超过了黄金(增长率297%)。
而据今年7月的波尔多指数(Bordeaux Index)最新标价,一瓶1982年的拉菲已经上涨到3600英镑!从1983年的21.25英镑、1999年的218英镑到2010年的3600英镑,一瓶1982年的拉菲27年间暴涨169倍。假如你在1983年花765英镑买了3箱(36瓶),现在则净赚128835英镑,约合人民币1336074元,轻松成为百万富翁了!假如你当时咬咬牙,花5865英镑买了23箱(276瓶),现在则净赚987735英镑,约合人民币10243233元,已经晋升为千万富翁了!
二、世界级名庄酒中国80%被山寨
“目前在中国所谓‘波尔多名庄酒’的年消费量,已是波尔多年总产量的三倍,显然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假货。正牌拉菲古堡一年产量4万多瓶,但是中国一年消费的所谓‘拉菲’,相信比这个量大得多。”国内葡萄酒业资深人士方军称。
拉菲专程来中国打假,欧颂在中国首启知识产权官司,玛歌在香港开办首个海外办事处,木桐在广州开了“嘉棣”酒吧,最近世界级名酒庄在中国市场的动作之大几可用“抢滩”来形容。以前法国名庄认为只有欧美和日本人才最会欣赏名贵葡萄酒,但是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市场令他们最终相信,比主品牌更大的副牌市场,中国是一个最好的方向。
“名庄酒销售”80%落山寨企业囊中
“中国不少高端商务消费和顶级富豪消费,选择顶级名庄已经成为惯性。目前在中国所谓‘波尔多名庄酒’的年消费量,已是波尔多年总产量的三倍,显然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假货。正牌拉菲古堡一年产量4万多瓶,但是中国一年消费的所谓‘拉菲’,相信比这个量大得多。”国内葡萄酒业资深人士方军称。
行内流传一个说法:“国内和名庄酒相关的每100元销售额中,正牌厂家占20%,80%落入造假企业腰包。”为此,正牌法国罗斯柴尔德拉菲在上月糖酒会亮相阻击山寨拉菲,而欧颂也在上月底在中国启动针对假冒产品的首宗官司。
除了打假,名庄酒纷纷“落脚”中国市场,这也表现其对中国市场热情的空前高涨。玛歌庄园总经理兼总酿酒师Paul Pontallier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玛歌将在中国香港设立代表处。“这是玛歌酒庄有史以来首次在国外设立代表处,可以让中国消费者更多地了解玛歌酒和玛歌酒庄文化,建立玛歌酒庄品牌的声誉和形象。”Paul Pontallier称,其儿子刚刚大学毕业,正在努力学习普通话,他将被派驻香港,参与中国市场的开拓。
每瓶价格可高达数万元的贵价拉菲,也在计划开发中国本土的出品。“2009年拉菲与中信国安葡萄酒分别出资50%,在蓬莱建立了合资的葡萄生产基地。葡萄藤专门从法国运送过来,我们准备自种自酿一个类似于拉菲古堡的产品。”拉菲出口部总监米歇尔告诉记者。
“五大名庄之一木桐酒庄以旗下80年历史的‘嘉棣’品牌为名,3月中在广州环市东CBD开了第一家酒吧,里面展示了木桐主品牌旗下的所有品牌系列。”方军称,虽然木桐开酒吧并不可能赚到多少钱,但是用酒吧这种形式把自己的品牌介绍给中国消费者,显然是下了一番心思。
名庄酒看准中国中高档市场
“名庄酒启动的中国营销战略,其实最看重的是中国的中高档葡萄酒市场。”方军称。“如拉菲除‘拉菲古堡’外还有‘拉菲传奇’,以及收购回来的遍布智利等不同国家的副牌系列。副品牌总产值要远超主品牌。”据了解,行内称“大拉菲”的拉菲古堡系列,产自法国波尔多,每瓶售价高达数万元,而在法国以外国家以拉菲技术支持的“小拉菲”,不同品牌国内售价在200~1000元不等。拉菲中国总代理美夏贸易合伙人付一安曾告诉记者,自2004年起公司代理拉菲系列及多个副品牌产品,该部分业务的增长率都在250%-300%之间。
来自海关的数据也能看到进口葡萄酒正在加速抢滩中国市场。2008年,从广东海关进口的葡萄酒总量已突破1000万升大关,达到1378.4万升,比2007年增长1.1倍;进口价值达到8080.9万美元,同比增幅高达2.6倍,预计2010年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将达到120万吨左右。
三、国内市场上到底有多少拉菲真品
据说,咱们中国市面上的拉菲,比拉菲酒庄的总产量还要多。一只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是不是明朝宣德年间的真品,尚且可以通过胎质、釉色、底足、题款、器型和纹饰等要素去判断。但一瓶1982 年的拉菲红酒却不可以单凭酒瓶和酒标妄下结论,除非你拔出软木塞喝一杯。
据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估计,拍卖市场起码有5% 的名酒属于赝品。为了防伪,一些酒庄现在可谓使尽浑身解数,有的在瓶身加有激光蚀刻的追踪序号,有的在酒标加有像钞票一样防伪水印,甚至采用更先进的射频识别系统(RFID)或柯达公司的“柯达无痕”系统……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确定酒标的真伪,而对装在酒瓶里的液体还是不太踏实。
事实上,由于葡萄酒是一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发生变化的东西,加之品尝又是一种主观体验,即使请全世界最权威的酒评家罗伯特· 帕克去品尝鉴定,他也最多只能告诉你“这不像82 年的拉菲”,而不敢说“这不是82 年的拉菲”。如果是从拍卖行搞到一瓶上百年的古董拉菲,即使请现在的酒庄庄主埃里克男爵去亲口品尝,他也未必敢肯定不该有老陈醋的味道。
在法国,大拉菲一年的产量在30万瓶左右,这个数字就意味着大拉菲必定是抢手货,“在江浙,一天能卖出一两百瓶大拉菲,如果你计算一下这个产量和销量的话,中国卖出去的大拉菲90%就是出处不明了.
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昂贵的一瓶葡萄酒,依然是那瓶1787 年的拉菲:1985 年12 月5 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以10.5 万英镑落槌,买主是《福布斯》杂志发行人马尔科姆· 福布斯,卖主是德国葡萄酒收藏家哈迪· 罗登施托克。据称,这瓶酒曾经属于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 杰斐逊,瓶身刻有他的名字缩写“Th.J.”。
不过,对于这瓶拉菲的真伪,不少人一直将信将疑。直到同样拥有这样一瓶拉菲的美国亿万富豪威廉· 科克(上过《福布斯》富豪榜)在2005年花费巨资组建的调查团队的调查论证,得出结论:酒瓶上的“Th.J”是用“转轴可伸缩的电动工具”刻上去的,而这种工具在18 世纪还没有问世。
调查团队成员包括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伦敦苏格兰场工作过的情报人员、曾在苏富比拍卖行工作过的葡萄酒鉴定专家、纽约康宁玻璃博物馆的玻璃雕刻工艺专家以及波尔多- 格拉迪尼昂核子研究中心(CENBG)的菲利普· 休伯特,可谓阵容豪华,但最终还是从“Th.J.”看出破绽。科克的律师遂于2006 年 8 月31 日向纽约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指控罗登施托克制售赝品。
科克在1988 年共用31.1 万美元向罗登施托克购买了4 瓶刻有“Th.J.”标记的葡萄酒,包括 1787 年和1784 年的拉菲各一瓶、1787 年和1784 年的木桐各一瓶由于管辖权方面存在异议,这场官司至今尚未了结。但关于这瓶扑朔迷离的拉菲的故事,已由美国《费城》杂志执行主编本杰明· 华莱士写出一部336 页的长篇调查报告《亿万富翁的 “醋”:世界上最昂贵的那瓶葡萄酒之谜》(兰登书屋2008年5 月出版),华莱士声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