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兴起的秘密:为什么是”葡萄”而不是西瓜?

作者:wine红酒网  时间:2014-11-12 05:06:35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最流行的不是西瓜酒、草莓酒、桃子酒、杨梅酒、樱桃酒或者其他果酒,而是葡萄酒?这是个有很有意思的问题,当我们搞懂这个问题后,可能会对
葡萄酒有更深入的认识。

    对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葡萄酒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喝过葡萄酒也没有什么缺失。历史上葡萄酒更多是因为宗教的缘故在欧洲盛行并发展起来的,当然在贸易和生产力方面葡萄酒也占据重要位置。对人类而言,食品和饮料除了是获取能量、水分和营养以利自身的生存,人类还发展了纯美学的行为,并由此产生了艺术,葡萄酒也可以是属于艺术的范畴,从而成为我们欣赏的对象。

    世界上的酒类有千千万万,为什么葡萄酒让大家这样喜欢,形成源远流长的葡萄酒文化?

    这得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言自然和我们的认识能力相适合的原则说起。

    人类口腔中有两套化学感应器,分别负责对味道和口感的感知。特殊的感应神经元聚集在味蕾感知味道,丰富的神经末梢遍布在口腔表面感知触觉和温度。

    我们所感知的饮食味道,部分取决于激活的味蕾:甜、酸、苦、咸、鲜等基本味觉;部分取决于口感,指在摄入食物或饮料的过程中或之后不涉及味道的口中的感觉。每种单独的感觉不仅会对食物的味道有影响,也是味道的组成部分。我们把这些整体的感觉统称“味道”。

    在这么多酒类当中,唯有葡萄酒具有丰富的香气物质、全面的味觉和口感元素,恰好和我们的感官相适应,而酒里的这些物质全部来自于葡萄和酿造过程。葡萄酒是道法自然的典范。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关于味道,我们知道苦味、酸味、辣和涩其实都是大自然与我们身体的一种约定,是一种对食物的警告机制,表示可能是有毒性的或者不适合吃进肚子里去。而植物和动物一样生存目的都是为了传宗接代,水果类大多是将种子包裹在果肉里面,刚结果时表现为酸、苦、青涩,这也是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以免种子没成熟就给动物摘走;以待种子成熟,则表现为甜美多汁,代表着热量、营养和水分,这是一种奖励机制,吸引动物来采摘食用,然后帮其将种子传播开去。大自然里存在着很多微生物,其中有一类后来命名为酵母的,会将水果里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是的,都是挥发性的物质,以便将种子从厚厚的果肉中解放出来。所以,最早的酒就是水果酒,这是人类的发现而不是发明,是自然演化而来的水果类植物传种接代的生存机制。而在这么多种类的水果中,是葡萄将这种自然会发生的机制做出了最好的演绎,这其中既是物竞天择,也是人类有意而为驯化和培育的杰作。

    即使在今天科技如何发达、酿造技术尽善尽美,真正好的酿酒师仍然不敢居功,他们依然会声称好的葡萄酒是服从自然的结果。

更多